岳王庙位于杭州市西湖区北部,是纪念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场所,也是杭州的文化景点之一。
岳王庙始建于南宋嘉定十四年,当时是为了纪念抗金名将岳飞而建,后来在明景泰年间将其改名为忠烈庙,期间历时元、明、清、民国,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
岳王庙占地面积约为3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6000平方米,由前殿、中殿、后殿等建筑组成。其中,前殿是岳飞及其部将的塑像和历史文物展示区,中殿是供奉岳飞母亲和其他岳飞家族成员的地方,后殿是供奉岳飞墓祠的地方。
岳王庙是中国南方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之一,也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岳王庙,了解岳飞的历史和文化,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南宋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142年1月27日),坚持抗金、反对妥协的岳飞,被宋高宗、秦桧为首的投降派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于临安(南宋都城,今杭州)大理寺狱中。同时被害的还有岳飞的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岳飞遇害后,其遗体被狱卒隗顺偷偷背出钱塘门外,草葬于“北山之漘”的九曲丛祠旁,假称“贾宜人坟”。(九曲丛祠遗址在今宝石山脚的杭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一带。)南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即岳飞死后二十年,宋孝宗赵昚即位后,下诏追复岳飞生前官衔,并寻访岳飞遗体,“起枯骨于九泉之下”,以礼改葬于杭州栖霞岭南麓今址。
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朝廷赐紧邻岳飞墓的下智果寺充岳飞功德寺,并赐额“褒忠衍福禅寺”。此即今天杭州岳王庙的始基。
南宋景定四年至咸淳三年(1263-1267),岳飞的曾孙岳通重建褒忠衍福寺,共计佛殿一所、神祠四间、法堂五间、过廊四间、穿堂一所和屋数十间。岳飞墓的坟寺建筑始成规模。这就是今天杭州岳坟、岳庙的由来。此后岳飞墓、庙历经元、明、清各代,屡毁屡修,清朝嘉庆六年(1801),巡抚阮元主持重修岳庙,大门额曰“岳王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岳飞墓、庙收归国有,1961年3月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66年秋,岳飞墓曾遭破坏,岳庙建筑被挪作它用。1978年,浙江省人民政府拨专款对岳飞墓、庙进行全面的整理维修,于1979年底修复重新开放。
1121年,人们为了纪念心目中的英雄岳飞,在西湖西北角的湖畔上建立了一座寺庙,供奉香火,名为“褒忠衍福禅寺”。明代天顺年间,褒忠衍福禅寺改额“忠烈庙”,后来由于岳飞被追封为鄂王而称“岳王庙”。
杭州西湖岳王庙经历代迭经兴废,仅存的墓、庙为清代重建格局,大致分为忠烈庙、启忠祠、墓园3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