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移民美洲(为什么移民美洲比中国好)

黑龙江旅游网4830

人口从欧洲、亚洲迁到美洲的原因:一是新航线的开辟和新大陆的发现,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和殖民主义扩张,欧洲人口大量迁入未开发的广大美洲;二是欧洲人开发美洲需要大量劳动力,因而从亚洲招募工人到美洲务工。

为什么移民美洲(为什么移民美洲比中国好)

国际人口迁移是指迁移人口跨越国界,并且居留时间在一年以上的人口迁移。在新大陆发现以前,人类在迁移活动主要集中在旧大陆。新大陆发现以后,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跨洲迁移活动。

工业革命(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开始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通常认为它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是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即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工业革命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

由于机器的发明及运用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标志,因此历史学家称这个时代为"机器时代"(the Age of Machines)。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由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随后向英国乃至整个欧洲大陆传播,19世纪传至北美。一般认为,蒸汽机、煤、铁和钢是促成工业革命技术加速发展的四项主要因素。英国是最早开始工业革命也是最早结束工业革命的国家。

说法错误,美国西进运动不是始于17世纪,英国人第一次来到北美是在1607年,美国建国是在1776年。

西进运动是指美国东部居民向西部地区迁移和进行开发的群众性运动,始于18世纪末,终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西进运动历史背景

早在北美殖民地时期,向西移民的活动就开始了。南部的奴隶主、北部的土地投机商和工业资本家、高利贷者和老百姓,都希望在西部获得土地。英国政府为了把殖民地人民限制在能够控制的地方,于1763年颁布了禁止移民越过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的公告令。独立革命粉碎了这一规定。1783年英美议定了和平解决方案,英国把阿巴拉契亚山以西至密西西比河这一大片印第安人所有的土地,开放给了美国。1830年5月,A.杰裴逊总统通过了《印第安人迁移法》,把印第安人迁到密西西比河以西。这之后,派军队把印第安人押送出密西西比河以东地区,殖民事业在这一地区迅速发展。“旧西南部”(包括今肯塔基、田纳西、亚拉巴马、密苏里、密西西比、阿肯色、路易斯安那诸州)的土地,主要被种植园奴隶主占有,成为棉花的主要产地。“旧西北部”(包括今俄亥俄、印第安纳、伊利诺伊、密歇根、威斯康星诸州)的殖民开发,是由于1785年通过的土地条例(按低价出售公有土地)和1787年《西北准州地区条例》而迅速开展的。独立革命开始时这里只不过有几千名法国人,1810年移民已有27万多,1860年增加到693万人,仅芝加哥城人口就有100万。这里是盛产谷物和养育业发达的地区。

与此同时,美国也向密西西比河以西扩张,用购买和战争手段兼并了法国、西班牙、英国的殖民地和墨西哥的大片国土。1803年,美国乘拿破仑忙于应付欧洲战争之际,从法国手中以1500万美元价格购买了称为路易斯安那的广大地区(面积约为83万平方英里)。1810年和1819年美国从西班牙手中夺得佛罗里达;1846年,又强迫英国订约,把美国北部北纬49度的国界线一直延伸到太平洋沿岸,排挤走了这个地区的英国人。1846年和1853年,美国与墨西哥发动战争,胜利后购买了墨西哥的大片国土,总计约95万平方英里。到1853年,美国已把它的国境线推进到太平洋沿岸,国土面积达303万平方英里(约 785万平方公里),比宣布独立时的版图增加7倍多。密西西比河以西的人口在1840年以前还极稀少,40年代移民开始多起来,特别是1848年加利福尼亚发现金矿,对西部的开发是一大推动。1850年以后,这个地区的移民和经济发展,在美国发展中居于重要地位。此外,美国还继续向西扩张到与它本土不相毗连的地区。1867年以720万美元的代价从俄国购买了阿拉斯加,其面积等于美国原来的13州的2倍;1894年,美国在檀香山推翻夏威夷王国,1898年爆发美西战争后,又兼并了夏威夷群岛。

美国领土不断扩大,吸引来外国移民的洪流。外国移民在1790-1860年有500多万,1861-1913年达2700万。阿巴拉契亚山以西的人口, 1790年时只占全国总人口的3%,19世纪时已增长到占49%。国外来的移民,对西部的开发,对美国整个经济的迅速发展,都起了巨大的作用。移民使美国能够进行大规模的农业生产,能够以巨大的力量和规模开发其丰富的工业资源,以至很快就摧毁了英国的工业垄断地位。美国政府的土地政策,[2]的建筑,加速了西部的开发。美国向西部的领土扩张和开发,对美国的政治、经济生活都有重大的影响。广大的西部土地并入美国,使美国成为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具有发展经济的极优越的自然条件。它大大扩大了耕地面积,而且地处宜耕的气候带,使农业迅速发展起来;西部的开拓,带动了大规模铁路的建筑和大批移民的流入,使美国形成了广大的国内市场。

欧洲漫漫的中世纪历史,其实贯穿了一部宗教发展史。宗教在各个领域渗透之深,影响之大,是令人叹为观止的。到了封建社会末期,宗教的势力依然很强大。然而,欧洲的封建主们已开始对教会有所不满了,因为教会过重的对人民的压榨无意中断掉了自己的许多财源,他们对教会的巨额财富更是垂涎,谋求有一天据为己有。

另一场改革也在瑞士展开,领袖人物是霍尔瑞登·茨文门。由于当时瑞士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比德意志的资产阶级成熟,这场改革以暴风雨之势展开了。茨文门死后,改革由法国的加尔文唱主角,所以新的教派被称为加尔文教派。它以反对天主教为宗旨,主张教徒在基督教范围内实行自治,广泛自由集会,充分发扬个人主义精神。鼓吹中产阶级经营商业,从事海外贸易,宣扬中产阶级的重利剥削是合理的行为。他的这些主张,符合了资产阶级中的激进派的利益,因而,瑞士、荷兰、英国的资产阶级激进派,以加尔文教作为战斗的旗帜,在国家内部进行了政治起义。

然而,中世纪的封建贵族是绝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的,他们必定利用自己所有的力量,进行竭尽全力的挣扎。因此,新型的资产阶级利用宗教形式反对封建贵族的斗争显得异常激烈,达到了残酷以至残忍的程度。各国的加尔文派教徒到处遭到排斥和迫害,他们纷纷逃亡到美洲去,建设新的国家。

新教徒中去北美洲最多的,是代表英国新兴资产阶级的清教徒。清教运动,是英国的资产阶级、新贵族、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农民以宗教形式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然而荷兰为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移民欲在这里保持自己的语言和习惯是很难的,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促使他们寻求属于自己的世界,北美洲成为最好的避难所,于是大批大批的移民奔向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