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为什么没有蓝天(青岛为什么没有蓝天白云)

黑龙江旅游网3250

为什么有些北方人每次提到去看海都说去青岛?

青岛为什么没有蓝天(青岛为什么没有蓝天白云)

我曾在每一个季节都去过青岛,在这里说说自己的感受!

现在的青岛已经晋升为新一线城市,不久的将来有望成为单列市,发展势头迅猛,再加上去年的G20峰会给青岛又带去发展的机会。

为什么北方人会喜欢到青岛去看海,我想还是生活习惯使然吧!因为青岛也属于偏北,在气候上更适宜于喜欢干燥一点的北方人长期居留。以前听说过在南方上学的同学口中一个暑假回去鞋子里面都长毛了,衣服就没有干过这些话,我还是觉得我们北方好!

青岛不光有丰富的海滨旅游资源,而且在文化方面也有看头。

一是海洋旅游资源丰富。一到夏天,青岛黄岛区的海岸线上都是人,大浴场里热闹非凡,男女老少乐在其中,还有两个海洋主题乐园和三个海洋主题博物馆供小朋友们开阔眼界。青岛的海岸线上山比较多,你选择登山观海的地方很多,肯定会有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感觉。

二是文化底蕴方面。青岛在清政府的手里成为了德占区,德国人在这里修建了强大的地下管廊工程,使青岛应对内涝的能力成为亮点。还建设了较多的德式建筑,现在你走在青岛的老区,还能看到很多西洋别墅,而且有很多是名人故居。再说,青岛还是中国道教的发祥地之一,崂山道士可是很有名气的。文化影视方面青岛人也很牛,如黄晓明、黄渤、范冰冰、唐国强、宋佳、宋茜、陈好等,在黄岛区的星光岛更是璀璨夺目。啤酒文化也是独树一帜,每年一度的啤酒节是全世界爱啤酒人士的狂欢。

三是饮食方面。到每一个地方去喜不喜欢、习不习惯,除了气候,最重要的就是饮食了。青岛的本地饮食也比较符合北方人的口味,最有名的山东煎饼也符合北方人喜欢吃面的习性。

四是房价方面。青岛的房价相对于一些大城市而言是便宜的,我还是喜欢在黄岛区,黄岛区的房子也并不贵,要是你觉得贵,可以就近考虑胶南等地,想要更远一点,烟台和威海也是不错的选择。

北方人受不了南方的闷热潮湿,还是喜欢在北方的城市看海,就是这么简单。我也准备在青岛置办个房产,各位朋友你们会考虑么?

我不是北方人!但是我相信,见过青岛的海的人,应该都会爱上她!

我不知道怎么形容,第一次见到青岛的海!那时候我还是一个小导游,带着20多人在辽宁坐了一晚上的跨海轮渡跨过渤海来到烟台!然后再转的旅游大巴来到青岛,作为一个南方人,在见过青岛的海前我对我们的海一直有一种莫名自信,我们的海,我们的沙滩可是“东方夏威夷”的美称哦!

但是那北方的温带季风气候海在我见到她的那一刻,我彻底地被征服了;她就像一个西湖边端坐弹琴的妙龄少女,温文儒雅;没有南方那种略显浑浊不清的感觉,完完全全是那种纯净而又平静的感觉!

我去过在国外的热带地区的几个国家,我一直以为在中国大陆的沿海地区很难有如此清澈纯净的海水!来到青岛,我才发现自己的认识是如此的无知可笑!我真的不敢相信,中国大陆的沿海,也能见到这么清澈的海水!

那次带的是一个会议团,是到青岛来开会的,所以那三天时间我把领导们送到会议现场,我就喜欢去买个塑料袋装的青岛啤酒(配吸管喝的感觉很奇妙,一个路边的伯伯教我的,不知道他是不是坑我)坐在海边(我忘了那里叫啥,反正隔壁有个游艇基地)耳机只戴一边,感受着北方那略带干燥的海风,看着这宁静而无波澜的海;

我不知道其他人怎么想的,在南方也看海,但是很少有这种宁静而波澜不惊的感觉,就像一个儒雅而文静的美女和你温柔对话一样;

短短的三天(其实不足两天半),我只能匆匆的去了青岛啤酒的博物馆和简单地逛了逛了青岛的街道(很有趣的命名方式),这是个像她的海一样洁净而又平和的城市(她的历史我还真没时间去详细了解)!希望19年有机会,能去那边度过一个年假!

因为以前的手机不知道放哪了,所以只能找到硬盘里仅有的照片。。。。青岛真的很美。。

说到北方人看海都去青岛,好像也确实是这样样子,跟旅游团到山东转一圈,最后在青岛坐船去大连,好像是个很火的路线。

其实说到看海,北京周边的可能看海的最大选择是去北戴河,离得比较近,不管是开车还是做火车,都非常方便,对居住在北京的人们来说,2个小时的车程就像是坐公交车和地铁一样。但是北戴河太拥挤了,到了夏天黄金的旅游季节,到了北戴河下海真的就像煮饺子一样,而且吃的东西也不是那么丰富。

我最早是2年里去了3次北戴河,但是体验越来越差,最后选择去青岛,去青岛的车程也就5个小时左右,只是比去北戴河多2个小时,但是青岛的感觉就非常不一样,青岛城市非常大,你在青岛不仅是能够感受到海滨城市的美,还是一座大都市,有你需要的一切。

青岛是一座非常漂亮的海滨城市,所以选择去的时候最好是在夏天,因为夏天去了你可以下水玩。青岛有很多海滨浴场,而且都是免费的,我选择不去北戴河后接连3年都会在夏天去青岛度假,青岛的交通很方便,路上也不会花太多的时间。

我们去的时候就一定会带一个帐篷,因为去了海边,极有可能就是在海边待一天,搭一个帐篷可以休息一下,基本上是早上起床,吃完早餐就去海边,去的时候带点吃的,中午就在海边吃点零食,下午在饭点前回去,很多有名的饭点不会有太多的排队。

青岛有很多小吃,海鲜,鲁菜,还有各种各样其他的美食,所以可供选择地方有很多,也有很多有名的夜市,晚上去逛逛夜市也是极好的。

青岛还有的就是啤酒,可以喝到种类繁多的啤酒,虽然现在的网购方便了许多,但是去了青岛和啤酒的感觉就是不一样。

晚上吃完饭还可以在海堤上溜达一圈,吹着海风,很放松的感受。

青岛快待了10年了!刚来第一天就从四方汽车站坐公交车去了栈桥海边特别美!!!!那年冬天一个人离家出走在这里过的年!!然后慢慢开始去一些其他地方……慢慢喜欢上了!开始住在四方宁化路上 300块钱一个月……就是太潮湿了!开始不习惯!可能是一楼的缘故!每周都回去海边走走!心情也好一些……现在黄岛待着……

题主的提问有点”狭义”,是否应改写成:为何许多人想看海,都说去青岛?不仅北方,南方人也如此吧?这才可能更妥帖一些。

为什么青岛极具魅力?须先说瑞士。世人众口一词,赞誉瑞士为全球”最美至美!”,独一无二的天堂风光!以其当参照物,青岛被比作——东方瑞士。中国分省地图,山东页介绍道,冬不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环境优美……(见地图出版社,1953.3;第一版第10页)。而”红瓦绿树,碧海蓝天”,五十年代初,被称为”东方瑞士,中国的日内瓦”。这”后半句”逐渐被遗忘、甩弃?但却无碍——呈现了人们赞叹景物建筑、美轮美奂。一派欧德风韵的溢美之词,更是琅琅上口……也有文人把青岛比作东方的夏威夷。可见,凡是被世人称为美丽、壮观、雄奇的海滨城市或景观,都会拿青岛与其媲美。实则,夏威夷难以称其全球风光第二。去过太平洋诸多岛国之人,一定心里有数。看来,宣传效应,言过其实,以诈传诈,力量巨大。

如果”自由行”,来青岛看大海的景致,栈桥(长虹远引),回澜阁(双飞檐亭榭)、小青岛(琴屿飘灯),鲁迅公园(蓬壶胜览),八大关(豫闲胜境),中山公园(春樱绯云),及海上名岳崂山。鼎胜期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素称”神仙之宅,灵异之府”。……其实,不必一一列出景点,买一份地图(或在手机上下载)按图索骥,啥都有了,非常齐全。若是跟团游,应该游览的项目,一个也不能落下!导游岂敢错过、遗忘?旅游社将业界出游规范,定为六大要素——吃、住、行、游、娱、购(为了顺口、好记忆)。其实,”游览”才是第一(最大)目的!在国内,有人常拿大连、厦门与青岛相比较;甚至硬塞上烟台、威海或秦皇岛、更甚者拽上天津(塘沽,距离41.8~50公里远)作比较?这属于同级别吗?犹如分”轻、重量级”举重项目,你必须以磅秤先称体重,方才能”得胜”后称英雄吧?根本不在一个量级。以点概全,不计其余,偏面挑刺儿地说,大连星海公园海滩,是大颗粒沙豆,无粉末般细沙;烟台、威海、秦皇岛,不只是城市小,海滩小,或仅有”一面”是海!冬季皆为”雪窝子!”。厦门海景优美不错。但那份南方炎热高温、濡湿憋闷的气候,外地人能耐受吗?而青岛属于”三面”环海,夏季,外地酷暑高温热浪,这里却空气凉爽。故是避暑胜地,疗养胜地。早在五十年代初,中国纺织工人疗养院、中华全国总工会疗养院、海疗、空疗、邮电、燕儿岛、即墨温泉、北九水等疗养院,都设于此地。

再看国外:瑞士风景(湖泊众多),的确美不胜收。小巧玲珑的别墅、宅舍,依山傍水。可是,欠缺得是”有湖无海”。湖面水平如镜。决绝看不到波涛“浊浪排空,卷起千堆雪”的无比壮阔与壮观。

去过夏威夷,特别是第一次见到大海的内陆人,大都会喜欢上这里。然而,从小在青岛海边生活之人却不以为然。因为夏威夷州政府法规、法令明示:不允许改变沿海自然风光,必须保持原生态。故此,你看到是保留原样的风景。显得很是古老、苍桑、陈旧、未加雕饰,原封未动。其他如法国的尼斯,海边全无沙滩!人们只能坐、卧、躺在”硌人的”也不是鹅卵石的”碎石”上。西班牙巴塞罗那海边,倒是有沙滩,但周围景色比青岛相去甚远。澳洲黄金海岸,沙滩细软踩着舒服。可远处”背景”是水天相连。更无岛、无山做衬托。……这就是实况。

德国当初在中国海岸线上,唯独选择青岛(胶澳)做为筑建码头海港、街市的用心可见一斑。1899年,德国侵占当局将租借地新市区定名为青岛(胶澳)。依仗不平等条约,与清政府签署的租期为99年。其城市设计、规划远景,雄心勃勃;欲打造成亚洲、远东,欧德式城市样板!……

所以,糅合了德式、罗马式、哥特式、巴洛克式风格,以及三十年代,仍按德国模式建造的八大关”万国建筑物博览”……火车站、警察局、帝国法院、胶澳邮政局、总督府、总督官邸、教堂等建筑物均呈现欧德风韵。青岛也是我国”唯一”一座极具德式建筑风貌之城。国务院设立了德国经典建筑群,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牌为证。青岛是沿海开放城市、副省级城市、山东经济龙头、八大国际会议中心之一;及中国最美港湾和中国宜居城市第一名。……名号很多,真不是自封的。尽管本土人感到自豪、自傲,或偶尔也王婆卖瓜”自夸”一回!但毕竟美名美誉,不是自说自话,而是专家、大众公论或由国家赋予的。

在国内乘坐车、船、飞机,常听到这种声音——呀,青岛,好地方!如在国外旅游旅行,返国后,大都感叹——怎么觉得外国城市没有青岛好?(排除谁不说俺家乡好,金窝银窝不如家草窝,恋家之观念。),实乃火车不是推的,牛皮不是吹的。“海景”风光,实打实明摆在那里。说到底,青岛是很沾了一些”洋气!”的。有言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顺嘴押韵的定语?又及,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风景甲桂林之说……其实,更不可硬凑到一起作评价。一边是古色古香,一边是外洋异域风味。平行的,不成相交结点。完全不属于同类城市风貌。谈到此,似乎大有”自我标榜”之嫌!那就自我暴露几点青岛土著的缺点和不足。青岛方言,常被外地人评价真难听!大概当地人一般都能接受。大海的气息,致使某些男士女士性情豪放,温文尔雅的程度,相比我国最大都市上海,会有差异若许。夏季哈(喝)啤酒,上来情绪兴奋地脱衣光膀子,也是有的。但如果外地人问路?有人豪爽地把你直接送过去!同样决非胡诌瞎编。表现,的确是友善好客。

另外,饮食、购物、住宿、娱乐,交通工具,在你观赏大海后,勿须赘言,往返都极为方便。那么,走遍中国或出游世界……恐怕对青岛(大海)一见钟情者,不为少数吧。

瑞士琉森与因特拉肯:湖光山色与夏威夷恐龙湾对比,后者海景一般!(最末图,夏威夷景点)。

北方沿海城市有不少,但是真正的海滨城市只有大连、青岛、烟台、威海,这四座城市是主城区就在海边的。勉强再加上天津。

但是大连,烟台,威海除了海滨旅游资源以外,其他旅游资源较少。即使是以海滨浴场驰名的秦皇岛也只是单纯的海滨旅游。天津虽然景点不少,但是海滨旅游资源很少,并不是一个适合海滨旅游的城市。

而青岛是北方乃至全国海滨浴场最多的城市,不仅有9个公共海水浴场,更在亚洲五大浴场当中独占其二,此外还有两个海洋主题乐园以及三个海洋主题博物馆,并有十几处登山观海的上佳位置。很多不了解青岛的人,认为青岛只有沙滩与海可玩,其实这是存在误区的,青岛是全国市区范围4A及以上景点最多的十个城市之一,鲁迅公园、圣弥额尔大教堂、八大关、奥帆基地、中山公园、海军博物馆、青啤博物馆、世博园、极地海洋世界、方特梦幻王国、海底世界、水族馆、海产博物馆、总督府、小青岛、信号山、小鱼山公园、石老人观光园、电视塔、太平角公园、唐岛湾国家湿地公园、东方影都、德国监狱旧址、道路交通博物馆、贝林自然博物馆、德国风情街、国际啤酒城……主城区以外的有珠山国家森林公园、崂山、北九水、琅琊台、藏马山、即墨古城、茶山、少海新城。除了这些景区以外,还有一大堆类名人故居和一大堆温泉度假区之类的。旅游资源可谓是十分丰富。这等规模的旅游资源聚集度,在全国海滨城市中也是首屈一指的,那么在北方自然会被当做海滨旅游的首选。

另外科普一下北方大部分沿海城市不能开发海滨旅游的原因,因为北方沿海城市大部分是环渤海分布,而黄河入海口在渤海,黄河三角洲冲击带对于其沿线几百公里的海岸线水质、沙质都有明显影响,尤其沧州、滨州、东营这些沿海城市,不仅没有天然沙滩,而且水质较差,近海砂石较多,加之市区距离海边较远,所以名为沿海城市,实际却无法开发海滨旅游。

北方沿海的城市其实挺多,包括秦皇岛、大连、青岛、烟台、威海、日照以及连云港等等旅游城市,这些城市我都去过,那么为什么说看海要去青岛?

如果论海水来说,青岛基本可以进前三,和海南没法比,但是很多地方还是挺干净,而加上周边建筑和风景的点缀,青岛和威海应该是我心中最好看的。在大连生活过四年,感觉海边有些单调,因为地质原因,沙滩也不如青岛和北戴河。

你说的是真的?北方人要看海,每次都只提到青岛去?北方海港城市太多了,有人说海滨城市只有大连、青岛、烟台、威海,那锦州不是港口城市吗?秦皇岛不是港口城市吗?京唐港呢?营口也是一个传统的老港口,现在营口的老港区可能不行了,八十年代时几千吨船都进不去了,所以后来建设了鲅鱼圈港——

锦州笔架山景区

营口市鲅鱼圈月牙湾海水浴场

东北人可以去营口鲅鱼圈、锦州、大连,甚至还有葫芦岛(有船厂,中海以前不少宁安轮系列的船,有好几条是那里建造的)那儿去看海;

靠近秦皇岛的北戴河

京唐港

河北、内蒙的人,可以去秦皇岛、天津塘沽(所谓天津港其实在塘沽,塘沽到天津市里百度地图上测量,其直线还有四、五十公里吧,所以我们平时只称呼塘沽,不称呼天津),还有龙口港、京唐港、曹妃甸港可以看海;

黄骅港的古贝壳堤

威海的刘公岛

蓬莱

而河南山东人要看海,靠渤海湾里的,可以去黄骅港、威海、烟台、蓬莱等滨海港口城市,靠近黄海的,才会去青岛。

鼓浪屿

上海人倒是去青岛看海不错,也可以乘船去大连,也不错,或者冬天时去南方的厦门看海也不错。

青岛栈桥

所以,我搞不懂了,北方人真的看海就只去青岛?除非你喜欢青岛栈桥的景色,否则未免傻啊。

来青岛不光是看海,还有欧陆风格的建筑,还有崂山。青岛曾经是德国殖民地,只是后来德国被日本给打跑了,否则青岛应该是跟香港同一年回归的,当初德国殖民期间有欧洲19个国家在青岛规划建设青岛,所以青岛的欧式建筑风格有19个国家的风格,青岛的“八大关”景区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能跟青岛媲美恐怕只有厦门的鼓浪屿了。青岛光市区里的海水浴场就有6个,最长的达到3公里。青岛冬暖夏凉,夏季最高气温只有28度左右,青岛七八月份有全亚洲最大的节庆~青岛国际啤酒节,青岛是北海舰队司令部驻地,最著名的辽宁号航母就驻扎在青岛的航母基地,青岛被评为中国最美港湾和中国宜居城市第一名。出门旅游没有只是去看个海的,都是好多景观一起游玩,在青岛可以看海,可以洗海澡,可以游览各种风格的欧式建筑,可以去跟“崂山道士”聊聊天,可以去参加啤酒节,可以喝着中国最著名的青岛啤酒吃着各种海鲜,运气好的话或许你能看到辽宁号,夏季各地高温烧烤的时候来青岛避暑你就知道什么才是生活了。

首先最重要的应该是名气,在北方海滨城市里不论是省外的大连,连云港,还是省内的烟台威海,潍坊日照,无疑是青岛名气最大,名气大,自然而然就对内地的游客有着更高一点的吸引力。

其次就是城市经济实力,无疑依然是青岛,青岛的经济实力决定了政府有能力投更多的钱来发展旅游。像海洋世界,野生动物园跟国内其他城市比,都是领先的。

再者应该是青岛的交通比较发达。

确实有很多,特别是黄岛更多。

第一个原因,经济原因

大家都说到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原来东北适宜生存,从闯关东起一直到计划经济,就有很多山东人,包括青岛人去东北的。

现在东北经济不行了,很多山东祖籍的东北人开始回流了。

第二原因,海洋原因

但是注意,很多原来祖籍不是青岛人的山东人,也是愿意去青岛的,因为东北人普遍有大海情节,所以回流山东也不一定回籍贯地、老家,而是去青岛。

第三个原因,很多人忽略的是,城市化的拆迁问题导致青岛穷人不多。基本上拆迁户都是几百上千万的,所以一些比较挣钱的但比较出大力的工作,比如承包沙滩、景区小吃等,本地人不爱干,所以这些就业机会被东北人承包了。

但不得不提到一点,就是部分青岛人,特别是一些老土著,内心并不怎么欢迎东北人,觉得东北人抢占了他们的生存资源。

不止青岛有很多东北人,整个山东东北人都多。在我们这儿东北人也很多,因为现在的东北人往上数三代,至少百分之五十,是山东人闯关东去的,我家亲戚就有,他家爷爷因为饥荒,活不下去了,只能去东北种地,现在他们一家又回来了。

东北是中国的重工业基地,这些年来,东北经济不景气,只能去外地打工,山东是老家,有亲戚,亲不亲故乡人,亲朋好友都要帮一把。现在,东北人遍及全国,海南不是有“东北第四省″之称吗!

观点我来说,选择您来做。我是军创刘德雨,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我是生活在青岛的黑龙江人,身边很多亲属和朋友都来自东北,有一位竟是我小时候的邻居,两家相距不到100米。东北人来青岛,追根溯源,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1、闯关东人群的回流。我爷爷的爷爷也是山东青州人,我媳妇的爷爷就是青岛平度人,多年前迫于生计,大量的山东人背井离乡,来到土地肥沃的东北,就是为了能够吃饱饭、能生存,而今天山东和东北的经济差距逐渐拉大,很多闯关东的后代出现回流现象,我们就是典型的闯关东人回流到青岛。

2、发展趋势的对比。人潮迁徙的路线就是经济发展路线,只要条件允许,人都会选择适宜的地方生活,随着青岛经济水平不断攀升,人流由北向南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为什么选青岛,第一,气候占优,青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第二,经济占优,青岛的经济总量在全国前十几位,就业和创业的机会很多;第三,政策占优,山东青岛城市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障较全国平均水平高出不少,在青岛生活,幸福指数表较高。

3、地域差距的对比。青岛作为胶东半岛的港口城市,经济发展速度快、质量高,地理位置优势明显,距离北京、上海、济南等地的距离都不远,海陆空交通便捷,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扎实,海尔、海信、青啤、动车等产品扬名海外;东北作为重工业基地,这些年经济发展迟滞,基础设施建设速度迟缓,人口出生率出现负增长等现象,导致经济总量和质量都不是很高,东北人来青岛就是为了获得更好的生活环境和发展机遇,不知道我说的和您的想法是否一致?

祖国960万平方公里这么多省份山东省跟东三省历史渊源为最长远可追溯的!主要还是历史原因再就是社会资源配比与社会发展其次造就的现状。大部分从东三省来青人员往上三代祖籍都会是山东,而且这些所谓的外来人员俨然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建设的中流砥柱。其中黑龙江省由最,历史上所谓的东北说的是当时的满族或者说萨满族也就是现在的沈阳跟吉林等地,当时的黑龙江是一片荒芜但是土地肥沃平原较多物产富饶,用俗话说就是只要人到那就能够活下去,有少量一部分女真族的游牧民族会游牧到此也就是现在黑龙江居住人口的祖籍。因为当时山东遭遇天灾人祸人们在力求自保的情况下只能选择迁徙只为了能够活下去!而且大部分人选择了黑龙江用山东人民的勤劳与质朴去开垦荒地也就有了现在的这样情况,也就有了现在我们所熟知的闯关东(早年以山海关为界称为关里关外)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跟一系列的政府政策的开放与限制,东三省属于重工业基地(史料记载东三省是共和国长子一说)山东属于轻工业,相比之下东三省就不在适应大环境下的人民的生产与生活,所以当时闯关东的那些山东省的老人留下的子嗣就会选择回到祖籍地一如既往的发挥自己的力量来建设我们的新生活。

在整个胶东,各县市东北人都很多。你到集市上转一圈,到处都有东北口音的人做生意。

胶东东北人多的主要原因,有历史渊源和现实因素。

历史渊源是,现在的东北人不少是当年闯关东的山东(胶东居多)人的后代,他们回山东等于回老家。

现实因素是,胶东多沿海开放城市,经济较发达,市场繁荣,非常适合善做生意的东北人创业。

正因为如此,胶东地区有许多东北人是正常的。

当年闯关东的后代很多都回山东了。而青岛做为山东最好的城市,当然东北人很多,青岛的城阳区还有西海岸新区东北人大量买房置业。山东的威海市东北人也不少。

这是有历史渊源的,山东人闯关东有上千年的历史,胶东地区更是多多,经过几百年的演变,胶东地区和东北地区有了相比别的地区,更多的人文交流和密切来往,你去到东北,随便一个地方都能遇到祖籍胶东地区的人,有的已经是很多代了,演变成了地地道道的东北人,但他们都不忘根,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青岛发展的更好,远比东北经济发达的多得多,这就有很多人寻祖归根,但他们也带来了东北人的性格和文化传统,这就是民间所说的“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所以,青岛的东北人非常多的都是祖籍青岛人,只是看起来更像东北人,当然也有一些原汁原味的东北人,这也是青岛裔的东北人裙带关系带过来的,并不仅仅是青岛,整个山东地区,到处都一样,只是青岛更发达,东北人更多一些而已。

东北人之所以酷爱滨海城市发展取决于消费市场大而已。例如:三亚一度被东北人控制,这也是一个原因吧!在滨海城市发展相对容易,尤其是在餐饮、娱乐、旅游交通等方面很容易发现提供服务的就是东北人。扎堆发展,也可以理解为抱团取暖。

求您了,别拿山东人和东北人比较好吗!就算当年山东闯关东的人很多,经过几十年的入乡随俗,潜移默化,山东人那些勤劳朴实、善良本分的美德早已所剩无几了。不一样!不一样!

是的。当年很多闯关东的又回来了一些。

对于青岛,有两件小事我记得挺清楚的。我要讲故事了,哈哈

去年冬天去青岛旅游的时候,晚上做公交做过头了,不知道到哪了有点偏,想打车回去,滴滴直接提醒此处不覆盖,想做公交发现美零钱,郁闷啊,大冷天的,青岛的海风呼呼的,找个小便利店都没有,问车站的人串零钱也没有,最后有个小姑娘说我给你一块吧。NND,我还带着女友也没好意思问人“你能再给我一块么?"还有几个大学生模样的面面相觑的看着我,好像我是抢劫的,郁闷!最后找到车站的一个发车站点,到屋子里问,“师傅,我能穿点零钱吗?做公交车没零钱了。”老大爷师傅回我“不用零钱,一会我直接把你送上车去!”我说,“师傅,不用啊,我穿点零钱就行了,刚才找了半天没找到便利店,这附近啥都没有啊!”师傅回我“啥都没有,我们有爱心啊!!!”一会发车,师傅直接把我们送上车了。我要给他点十个赞!!!

回去之后吃晚饭,直接美团附近,找到了一家小店,夫妻俩开的,应该是公公在帮忙。一看门头有点失望,但是菜一上来,感觉还真是不错,哈哈。聊天发现是闯关东回来的。那媳妇感觉还挺凶的,把那个店主小哥吵了好几次,哈哈。那天是元旦,有个叫老花子敲门进来了,身上衣服破旧,带着瓶瓶罐罐,身躯蹒跚,开口道:还有酒卖吗?我想,你这肯定要被轰出去了!结果没想到店主小哥过去温柔的问他,”你要什么酒啊?“老汉唯唯诺诺的说道”我要最便宜的!"小哥说,“我这里还有半瓶酒,自己喝的,送给你吧。”就找出酒来送给老汉了,他媳妇又说道:你去找找还有馒么,也送给他吧。又找了几个馒头送给老汉了。我真是感觉很温暖,转身对媳妇说看我们山东人多好,啊哈哈!我要给他十个赞!!!

sorry,歪楼了。

这两个地方我都去过。大连,我是和同学开车去的。也许是路有点不熟悉,被交警给叫停了。我们也是实活实说,那交警见我们是外地车。很客气的告诉我们走,并没有难为我们。给我们留下好印象。大连很美。我们虽然是旅游,确有在家乡故乡游的感觉,那地方的人也是男的英俊,女的漂亮。只是说话有浓厚的半岛味,我们买大白梨,当地口音怎么听都是说大白雷。挺有意思的,但这不影响交流。青岛确实是好地方,山东人实惠那是出了名的。山东的大煎饼,馒头,面条,碗大量足,给我们印象很深刻,青岛姑娘那也是出奇的美,热情。如果是这两城市相比。应该是很难取舍。这是我的体会。谢谢。

一百个人眼中,有一百个青岛和大连。在我国北方的城市中,哪两个城市最让外地游客喜欢,我想答案可能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大连和青岛。所以整体上来讲,两个城市都一样的很漂亮很值得一去。这两座城市都拥有相似的旅游资源:海景、老房子、老历史。

两个城市我都去过,青岛还去过多次,说说自己的看法。

大连是东北看海最好的地方,唯一缺点就是沙滩不是很好。整个城市建筑很漂亮,街道干净时尚,大连美女也多。在体育上一提到大连,人们就会想起足球,只可惜现在大连足球已经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大连的城市广场建设,也是国内城市中的一大亮点,去过的朋友都有感触,这里就不多说了。大连的老房子,以俄式、日式和其它欧式风格的居多,也算是中华民族历史屈辱史的鲜活见证。旅顺港还是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旅游的经典地。放全国来讲,大连也是一座整个城市规划和建设都很好的城市。

青岛是胶东半岛看海最好的城市,跟城市融于一体的诸多沙滩,是其最值得骄傲的地方,放眼国内,除了海南三亚,还没有哪个大点的城市会有这么多出名的沙滩跟城市紧紧连在一块。青岛的老房子老建筑就更不用多说了,美不胜收。不论是八大关处的花石楼、公主楼,还是迎宾馆、天主教堂、基督教堂,还有青岛海洋大学,每一处的老建筑,都会让你留恋忘返。海军博物馆也很适合小朋友去增长见识。不远外的崂山,也为青岛添色了不少。稍为遗憾的就是青岛离海远点的城区,明显内地大众化城市风格,跟老城区有点格格不入的感觉。

经济上,因地理优势的原因,青岛要高出一截,同时青岛诸多的知名企业和品牌,也为青岛这座城市增色不少。

就我个人看来,大连和青岛都一样的美,都一样的值得一去,都是国内不可不去的城市之一,也是国内去看老建筑非去不可的城市。

(因自己拍的大连和青岛的照片放在以前的电脑上没拷过来,就借用了大连和青岛当地官方旅游网站上两图片放在这里)

青岛

大连

大连和青岛都是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青岛跟沈阳都靠海。

那么大连和青岛哪个更美哪个更好呢?

我在大连,我喜欢大连,也认为大连比较美。

大连是北方地区最好的宜居地方,北方靠近海边的最佳避暑胜地。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海水水质好,夏季能够有用的地方较多。

平时比较喜欢开着车沿着海边看风景,虽说不是专门为了赶海而赶海,但是也会去海边捡点海产品,主要是看海景,海风、海浪的声音。

夏季更是大连最美的时候,海边游泳,只要是有时间就会去海边带着。

相比于青岛更靠北方,夏季比青岛更加凉爽。

大连唯一的缺点就是旅游旺季的时候,海产品比较贵,九月份才开始海捕。

大连的消费相对来说有点高,但是大连没有发生过恶意的宰客事件,大连没有青岛大虾。

个人更喜欢青岛一些。

因为更熟悉青岛一些,所以按自己的习惯来说就会更加喜欢青岛一些,很多人都熟知青岛的金沙滩,包括我也不例外,最初知道青岛的时候,脑海中也是只闪现处金沙滩而已,然而实则在青岛开始生活之后,就接触到了更多,比较出名的金沙滩,以沙子细软而闻名,在某个阳光明媚的下午,褪去鞋子,光脚踩在沙子上面,享受软软的质感,感受海边的清凉,还是很适合夏天的游赏的,青岛比较独特是一些建筑,比如说八大关,带着外国特色的标志性建筑与现代相容,文化各异,拿一台摄像机,走街串巷去探索也是很好的体验。

文字有限,并且文字也描述不出,真实的美景,青岛和大连是不同的,虽然都是靠海,但是风格还是不相同。

大连我去的比较少,是一个很适合看海的地方,因为相较于青岛来说,大连属于比较早期的重工业城市,因为地域的问题,或者是习惯的问题,我更喜欢青岛一些,但是凡事都没有绝对,青岛近几年的发展是不错的,在我看来,青岛温和一些,大连更奔放一些,给我的感觉不同,自然感受也会不相同。

无论是喜欢哪里,都是大中国的区域,所以没有更好之说,只有更适合,更喜欢之说。

青岛和大连都是漂亮的海滨城市,都有着靓丽的天际线和好客的市民。要说哪个更美更好,真的是因人而异。有的人认为青岛的红瓦绿树是标志、是特色,伴山红顶阶梯而下,是拍照的上佳背景。但是也有人认为这些老建筑让青岛缺乏时代感,尤其让老城区看起来又老又旧。所以相比之下,这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

单从城建来说,大连曾经是城建标杆级城市,很多城市转成组团去大连学习参观,而青岛如今有着最美海滨天际线之称,又获评全球最美30个海湾,所以从观赏角度来说,真可谓是棋逢敌手难分胜负。

从旅游体验来说,我觉得青岛优势更大一些,因为青岛不仅是海滨浴场更多,而且景点也更多,崂山、八大关、啤酒博物馆、即墨古城、温泉都是比较具有独立吸引力的景点,另外因为青岛在德占期留下大规模德式建筑,也形成了独特一景。整体而言,大连的海滨旅游特征更为突出,青岛旅游则更为多元。

近几年青岛的综合发展更快一些,吸引力也更强一些,不过对于大连这座城市本身,我也是很有好感的。以满分一百来说,90年代大连95、青岛85,现在青岛95、大连85,大概就是这样吧。

谁不说俺家乡好?对家乡的美好愿望是普遍、朴素的情感。

在我的印象里,大连要好于青岛。

首先,大连的城市建设更大气,欧陆风情的气氛更浓厚一些,海产品因纬度的关系也更肥美一些。

然而,我更看好大连的前途,是因为她的包容文化和市民的教育程度。山东是传统的农业大省,东北则是传统的工业地区。普遍来看,工人比农民的受教育程度高;尤其是是五十岁及以上的人群,这种传统优势仍然发挥着巨大的基础作用。虽然即将进入到第四次工业时代,以数字和信息革命为代表,但市民的受教育程度高仍然是个高起点。

其实,任何两座城市间的比较都不会这么简单,尽管各有千秋,但从大方面考虑,总会可靠一些。

这个问题不好说哪个更美更好,就像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一样,每个人的审美观和生活感受不同,对城市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对我来讲,两座城市都很美。

大连,是我大学念书的地方,在那边生活了三年,城市很漂亮,那时候,大连提出建设北方香港,要绿起来、亮起来、洋起来,每年举办的大连国际服装节、赏槐会、国际马拉松赛等,都让这座北方明星城市大大提升了知名度。星海公园、劳动公园、人民广场,天津街,都是经常去的地方,那座城市的碧海蓝天,让人一生难忘。

青岛是离我现在生活最近的一座海滨城市,每年都会去玩,动车一个小时即可到达,下了火车沿着栈桥一路东行,红瓦绿树,碧海蓝天,川流不息的游客让这座城市显示出国际化城市的风范。几年青啤工作的经历,每年都要去青岛参加工作培训,也对这座城市增添了几分感情。

如果要比较这两个城市的话,只能说两个城市平分秋色,双珠同辉。

从外表,肯定是大连美,大连改革开放后发展迅速。但是从城市内涵,只有青岛了!

我是青岛人,上世纪70年代就去大连出差。那个年代大连的重工业基础雄厚。青岛是以轻工纺织为主的工业城市。退休多年后2018年又去大连,住在青泥洼小学附近。感觉大连的城市管理比青岛要好很多。一是在大连那天是“鬼节”(农历7月15),没有发现大连有烧纸的,而青岛烧纸的遍布全市。二是大连的小饭店没有一家占路经营的,全部在室内。而青岛小饭店晚8点之后马扎子小饭桌哈啤酒吃海鲜的基本没有不占路的(重要街道除外)。总的感觉,大连是以工业管理发展的城市。青岛越来越像农民管理的地方。

但是青岛进步的地方也很多,首先是城阳、李村、开发区。无论是城建还是经济,建设的面积已经远远超出老市区的规模。就开发区来比青岛的要高出大连很多。青岛的三湾三城(胶州湾、唐岛湾、鳌山湾)大架子拉起来之后,是真正大城市的布局,不仅在北方、在全国也是很有特色的。未来青岛的发展还是值得期望的。关键看青岛领路人的水平了。

就人的意识来说我总觉得大连人有点“傲”,什么事都是大连最好。其实,气候和环境有一大半是老天爷的功劳。我们更应该珍惜和努力。青岛人(特别是年轻人)似乎更注重经济和发展。有点小本事的都不愿意在青岛呆了,更向往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青岛的工作岗位被山东各地(还有东北)的优秀青年填充占据。

青岛和大连是北方重要的海滨城市,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理应发展的更好。现在和南方相比,城市的外观还可以。但是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和福利已经远远落后长三角和珠三角了。上海北京你们比不了,你们可以去比去追无锡宁波苏州珠海杭州南京。一句话把经济再提高一个台阶,别让南方甩的太远。

青岛人以前经常去大连出差,总的来说大连给我印象是干净。青岛这两年也有所进步。真的应该走出去看看。不要这个跟这个比。眼光要放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