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目前现存有35个抗战地标遗址,其中较为著名的有金山卫城南门侵华日军登陆处、四行仓库抗战纪念地、新四军驻上海办事处旧址、城隍庙难民收容所、提篮桥监狱、龙华集中营等。
(一)金山卫城南门侵华日军登陆处。
金山卫,原为一个小渔村,因侵华日军在此登陆,在上海的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金山卫城南门侵华日军登陆处遗址纪念地被列为第二批10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遗址之一。
(二)四行仓库抗战纪念地。
四行仓库位于今闸北区光复路1号,建于1931年,是一幢6层楼钢筋混凝土建筑,原为大陆银行与北四行的联合仓库,是“八·一三”淞沪抗战北线市中心的最后一个堡垒。
发生于1937年10月26日至10月31日的四行仓库保卫战,令这座建筑与守卫四行的“八百壮士”名扬天下。
四行仓库特殊的地理位置是民国上海独特政治格局的缩影。
它南临苏州河紧挨租界,东面***路又属公共租界的英国警备区域,北面是成排的民居,日军只能主要从北面和西面发动进攻,易守难攻。
另外,公共租界的煤气罐临近苏州河,日军碍于租界国际社会的影响力,不敢发动重炮或空袭进攻。
退居租界的上海民众从未如此近距离看到自己军队顽强抗战的铁血壮举,四行孤军牵动每一颗爱国之心,整个上海掀起了保卫大上海、支援“八百壮士”的抗日***。
而支援物资正是通过四行仓库东面的北苏州河路悄悄运进仓库。
四行仓库抗战纪念地于2015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纪念日这一天正式开放,成为上海乃至全国少有的战争遗址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三)新四军驻上海办事处旧址。
1941年3月,新四军驻上海办事处在甘世东路兴顺东里成立,主要工作是输送各类人员赴新四军根据地。
江苏省委陆续抽调40余人作为新办工作人员,至1942年底新办结束的两年间共输送1700余人。
同时,新办承担了掩护和护送各根据地领导路过上海或来上海治病等工作,还搜集有关物资运往苏北、淮南抗日根据地。
1942年底,新办完成了历史使命,加之环境日益险恶,党组织决定撤销该机构。
(四)城隍庙难民收容所遗址。
城隍庙位于方浜中路249号,是南市难民区的难民收容所遗址。
“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法国神父饶家驹主动找到当时的上海市长,希望在方浜路和民国路之间建立难民区,随后他又和日方交涉,最终,南市难民区在1937年11月9日建立。
这个难民区一直运营到1940年6月30日,前后保护了30万难民。
(五)提篮桥监狱。
提篮桥监狱位于今上海市虹口区长阳路147号,原为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的华德路监狱,号称“远东第一监狱”。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曾作为日本关押英美战俘的集中营。
1945年-1948年间,这里是关押、审判和处决日本战犯的场所,曾有上百名日本战犯关押于此,至少有13名日本战犯被处决于狱内。
(六)龙华集中营。
龙华集中营原为上海中学,位于上中路400号。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校园被日本军队占领,成为关押英美侨民的集中营。
何止是一点点..我来告诉你吧,
只能说洛阳的ZF
建国后,国家在洛阳的涧河西边一口气布下七个由苏联援建的大型重工业工厂,最后在洛阳形成了“十大厂矿”的工业格局,洛阳一下跻身为全国第五大现代化城市,也是河南当之无愧的“洛老大”。但是后来因为洛阳地区被撤,贫困县太多,慢慢的经济发展不如郑州。
1.如果你到过西安.你会发现西安处处保留着"古城"的气息.咱们洛阳呐?当初的发展路线..是重工业现代化都市.而随着各大厂的倒闭和落败,洛阳现代化都市梦也灭了.洛阳ZF也没有加以改善,直直至今,新区开发,仅仅2.3年,才有那么一点点现代都市的气息,
2.战争.三国时期董卓的屠城,洛阳是军家必争之地.所以战争不会少.逐鹿洛阳都代表着改朝换代,问鼎洛阳是多少英雄好汉的梦想,战争毁灭也洛阳的大多文化,保留下来的太少,根本不能和西安比.廖廖无几,西安还是全国高校最多的城市,网上骂洛阳的一句话,很让我恼火,但是也很真实,"有钱,你们多建几所像样的大学吧"
3.洛阳"古"的不如西安,如果你去看古城你去哪里?洛阳的现代都市,和上海,香港,北京,就不说那么大差距的地方,就连郑州都显的我们可笑,
现在的洛阳,1.没经济.2.没文化遗留(没西安多)一个没有任何看点的城市,你会向往么?你会去评论么,?
1、豫园位于上海市老城厢的东北部,北靠福佑路,东临安仁街,西南与上海老城隍庙毗邻,是江南古典园林,始建于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占地三十余亩。
园内有江南三大名石之称的玉玲珑、1853年小刀会起义的指挥所点春堂,园侧有城隍庙及商店街等游客景点。豫园在1961年开始对公众开放,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崧泽古文化遗址
位于上海市青浦区崧泽村,被命名为崧泽文化,是新石器时代遗址,按地层可分为上、中、下三层。20世纪60年代以来,崧泽遗址被发现。
1961年至1976年,3次发掘共揭露面积 703平方米,发现几何印纹陶遗存和新石器时代的居址遗迹,清理墓葬 100座,出土有石器、玉器、骨器、陶器、牙器等621件文物。1959年崧泽村古文化遗址列为青浦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龙华塔
又称“报恩塔”,始建于三国吴赤乌十年(247年),位于上海市徐汇区龙华路2853号。龙华塔系砖木楼阁式塔,八面七层,总高41.03米(自底层围廊地坪面算至塔尖)。龙华塔底层塔心室地面与底层围廊地坪面高差0.44米。
每层伸出平座围以木栏,以斗拱向外挑出飞檐,出檐甚宽,檐角悬铁马(俗称铜铃)。龙华塔在自身纤细、轻灵、飘逸的基础上,融入了吴越文化,是中外建筑文化合璧的产物。2006年5月25日,龙华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玉佛寺
位于上海市普陀区安远路170号,因寺内主要供奉玉佛而得名,因其属于禅宗临济法系,修习禅法,故又名玉佛禅寺。玉佛寺作为上海旅游的十大景点之一,它虽地处繁华的市区,却又闹中取静,被喻为闹市中的一片净土。
玉佛寺创建人和首任住持是慧根法师。玉佛寺1983年被国务院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1994年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建筑保护单位。
5、静安寺
又称静安古寺,位于上海市静安区,其历史相传最早可追溯至三国孙吴赤乌十年(247年),初名沪渎重玄寺。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更名静安寺。南宋嘉定九年(1216年),寺从吴淞江畔迁入境内芦浦沸井浜边(今南京西路),早于上海建城。
静安寺总建筑面积达2.2万平方米,整个庙宇形成前寺后塔的格局,由大雄宝殿、天王殿、三圣殿三座主要建筑构成,是上海最古老的佛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