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台湾用台币(为什么台湾用台币不用美元)

黑龙江旅游网4930

台湾用的是新台币,台币又分为旧台币和新台币。1、新台币是中国台湾中央银行发行的一套法定货币,此货币最早发行于1949年。2、新台币基本单位为圆(元),货币代码为TWD。3、发行单位包括硬币和纸钞,硬币有5角、1圆、5圆、10圆、20圆以及50圆。纸钞面额为:100圆、200圆、500圆、1000圆和2000圆。

为什么台湾用台币(为什么台湾用台币不用美元)

1、目前大约1元人民币可以兑换4.5元新台币。2、不过,在台湾岛内少数地区的店铺也有可以直接使用人民币的地方。3、台湾岛内各大银行大多都有人民币兑换业务。4、台湾的物价指数比大陆要高,所以台湾的商品比大陆同类商品要贵。

拓展资料:

一、首先就是台湾当地的居民所使用的是新台币,那么在这时候对于很多的商家来说呢,如果收取人民币的话,那么是不会比较麻烦的。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的话,其实我们还是提前去银行兑换新台币比较好,这样对于我们去购物的话,会比较方便,还有就是特别是在台湾的夜市,我们都知道台湾的夜市可以算是一个比较好的景点了,如果去到台湾的夜市,那么一定会去吃小吃的,那么如果我们提前准备好了台币的话,我们就可以很好的去享受到美食了,但是如果你没有提前准备好新台币的话,那么可能就无法享受到这些美食了。

二、再来就是如果是大家去到一些大商场进行购物的话,那么就不需要担心现金不够的现象了,因为在大型的商场的话,那么这里基本上是会配备手机支付系统的,所以说如果是在大商场当中的话,我们就可以像是在内地一样去使用手机进行支付了,不需要携带大量的现金了,可以说也是比较方便的。其实随着我们大陆的手机支付越来越好,在台湾也是越来越普及了,可能现在还不是完全普及,但是相信在未来不久的话,是可以有很多的商家都开始支持的。当然即便是有些地方现在还是没有办法进行手机快捷支付的,但是大家也是可以使用银行卡来进行刷卡支付的,毕竟对于台湾当地的商家来说基本上也都是支持这样的支付方式了。

三、台湾的街头也是有设置很多的自助取款机的,所以说大家去台湾的时候只需要带上银行卡就可以了,因为这样也是可以轻易的在台湾的街头找打取款机进行取款的,而且从台湾的自助取款机当中取到的钱一定会是新台币的。

新台币(英文:New Taiwan dollar)是台湾地区流通的货币,ISO代号为TWD(或NT$、NTD)。其基本单位为圆。

新台币的前身为旧台币,旧台币在[1946年5月22日]发行。初定位为过渡时期的货币(待时机许可即更换流通祖国大陆发行的"金元券")

和日本殖民总督府的"台湾银行券"以一比一兑换。

但由於大陆内战的缘故,1947~1948一年多期间,国民政府把台湾的民生物资,如糖、米之类大量运送到大陆以供应战争所需,造成台湾物资严重短缺,使旧台币币值急速贬值至不堪使用。

於是在[1949年6月15日]台湾省政府紧急公布「台湾省币制改革方案」、「新台币发行办法」,另发行新台币,明订40,000元旧台币兑换1元新台币。

**后来国民政府撤到台湾,另订法定"国币"--银元(为未曾发行流通券的"虚拟"货币),认定新台币为地方性货币.(新台币在非台省管辖的金门马祖不能直接流通,要换金马防卫部发行的钞票).

**到2000年7月1日民近党政府颁订「中央银行发行新台币办法」,将新台币正式订为"国币"。(稍早已废除"银元"及在终止国民政府在大陆时期所发行的货币债券的兑换权)

---------------------------------------------------------------

香港原来是英国的殖民地,但与英国本土太远,又因为地域、文化、经济原因实行货币本地化。回归祖国后,由于--50年不变的"一国两制"政策,故特区政府得自己发行港币。

新台币(英语:New Taiwan dollar)是******撤退到台湾后的法定货币,1949年6月15日开始发行流通,ISO 4217代号为TWD(或简称为NT$、NTD)。

其基本单位为圆,简作元。国语常以块代圆;台湾话亦以箍(白话字:kho·)代圆,在口语中尤为明显。亦有极少数使用国语的人会以毛代角。

简史

区域货币

新台币的前身为台币,又称为旧台币,在1945年5月22日开始发行。当初旧台币被定位为一种过渡时期的货币,日治***的台币与国民***的台币一比一兑换。由于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中国大陆满目疮痍,再加上***与之间关系紧张,金融状况不稳定,因此台湾未使用当时通行于中国大陆的法币、金圆券,另外再发行台币。

关于发行新台币原因的官方说法,是由于1948年上海爆发金融危机,连带也使旧台币币值大幅贬值,造成台湾物价水准急遽上扬。

不过另一种关于发行新台币原因的版本,指出是因为所谓的台湾光复初期,***在台湾把一些民生物资,如糖、米之类的,都搜括到中国本土去进行剿共,造成台湾内部民生物资短缺,使得台湾的米价甚至比上海当地的米价还高(当时台湾产米而上海不产),因此造成台湾通货膨涨,一日三市,币值急速贬值,就算有钱也可能买不到米。另根据《228研究增补报告》中央研究院院士黄彰健、研究员朱宏源及武之璋合著,是因为日本在将台湾移交给国民***前故意取消粮食管制,又运来大批钞票让准备返国的官员搜购日用品,才导致接下来的粮食匮乏、物价高涨。

在1949年6月15日台湾省***公布「台湾省币制改革方案」、「新台币发行办法」,正式发行新台币,明订40,000元旧台币兑换1元新台币。1950年6月21日行政院发布命令,中华民国国币单位保留银元本位,而记帐单位自1950年7月1日起改为新台币,银元与新台币以1949年12月29日最后牌告汇率固定为3:1。

1956年8月29日台湾司法院大法官释字第63号解释:《妨害国币惩治条例》第三条所称伪造变造之币券,系指国币币券而言。新台币为地方性之币券,如有伪造变造情事,应依刑法处断。

准国币

1961年7月1日台湾中央银行在台复业,依照「中央银行在台湾地区委托台湾银行发行新台币办法」,由中央银行委托台湾银行发行,纸币上印「台湾银行」字样,法定地位比照国币,成为今日中华民国的法定货币。自1970年12月21日开始,钞券上印「中华民国」字样,以昭公信。另外为因应金门、马祖、大陈岛等战地的特殊需要,也曾经发行限定流通这些地区的新台币金门、马祖、大陈流通券,目前则已经取消。

1962年12月19日中华民国司法院大法官释字第99号解释:台湾银行发行之新台币,自中央银行委托代理发行之日起,如有伪造变造等行为者,亦应依妨害国币惩治条例论科。(大法官黄正铭有不同意见书,认为在程序上,不应受理中央银行此次声请解释,而在实体上,未经立法程序新台币决不能变为国币。)

国币

1992年原「银元及银元兑换券发行办法」公告废止,作为国币之银元丧失发行法源。由于国币依中央银行法规定由中央银行发行,于是在2000年7月1日订颁「中央银行发行新台币办法」,停止委托台湾银行发行,将新台币正式订为中华民国国币。7月3日发行1000圆纸币,上印字样改为「中央银行」。

2002年6月30日废止「中央银行在台湾地区委托台湾银行发行新台币办法」,2003年6月30日原委托台湾银行发行之新台币停止流通。

当时曾有人质疑此举是否为伸张「中华民国在台湾为***国家」之主张,官方回应为:自1961年7月1日中央银行在台复业起,新台币发行单位法定即为中央银行,中央银行依据该行组织法规定,委托台湾银行发行,纸钞原印「台湾银行」仅代表实际发行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