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是异体字,倒不能说是错字,一般来说,异体字的的出现主要是为了强调、书写好看对称,或者融入作者要表达的新意等等。(小时候我们村子的一个人给我讲的)你说的这一段我基本上赞同“避暑山庄”的“避”字右边应是“辛”字,康熙把“辛”字多写了一横,成了错字。好好的字多加一横到底是笔误还是另有用意呢?从史料记载来看,康熙皇帝特意加了一笔,是他认为:“此是避暑之避,不是避难之避”。原来,皇上是忌讳“避”字有“逃避”的意思,不吉利,所以大笔一挥加上一横,这样就没有“逃避”之意了。我个人认为,此处的“避”字写成异体字,目的在于强调,即,康熙在此写下的这个避字只可能是“避暑山庄”的避,仅用此一处,而不能让当时的不良用心者说,你看看,皇上居然写了一个避字,blabla。据我观察,也没有啥理论,主要除了上述的强调外,另一种异体字出现的原因就是为了毛笔写出来更具气势和魄力,比如说把香烟的烟写成煙,就是因为煙用毛笔写出来会很有气势的原因,还有一种原因就是作者的新意,暂时我还想不起来好的例子。当然也不排除古代的印刷等等出现的错误导致一部分人用了错字,或者是以讹传讹等等。
避字右边“辛”字多写了一横是避字的异体字写法,读音和意思与避字相同,打不出来,如下图:
避拼音:bì,注音:ㄅ一ˋ,简体部首:辶部,部外笔画:13画,总笔画:16画
繁体部首:辵部,部外笔画:13画,总笔画:17画
五笔:NKUP,仓颉:YSRJ,郑码:WXJS,四角:30304
结构:左下包围,电码:6699,区位:1760,统一码:907F
笔顺:フ一ノ丨フ一丶一丶ノ一一丨丶フ丶
释义:
1、躲,设法躲开:避雨。避暑。避世。避讳。回避。避重就轻。避世绝俗。
2、防止:避免。避孕。避嫌。避雷针。
扩展资料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躲避[duǒ bì]
故意离开或隐蔽起来,使人看不见。
2、避让[bì ràng]
躲避;让开。
3、避开[bì kāi]
躲开,不接触。
4、避暑[bì shǔ]
天气炎热的时候到凉爽的地方去住。
5、避免[bì miǎn]
设法不使某种情形发生;防止。
6、避嫌[bì xián]
为防止他人怀疑而对某个问题采取回避的态度。
是避字的异体字写法,读音和意思与避字相同,打不出来,如下图:
避拼音:bì注音:ㄅ一ˋ,简体部首:辶部,部外笔画:13画,总笔画:16画
笔顺:フ一ノ丨フ一丶一丶ノ一一丨丶フ丶
释义:
1、躲,设法躲开:避雨。避暑。避世。避讳。回避。避重就轻。避世绝俗。
2、防止:避免。避孕。避嫌。避雷针。
3、离去。
4、隐藏。
5、逊让。
扩展资料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避世[bì shì]
脱离现实生活,避免和外界接触。
2、趋避[qū bì]
快走躲开;规避。
3、隐避[yǐn bì]
隐藏躲避。
4、闪避[shǎn bì]
迅速侧转身子向旁边躲避。
5、逃避[táo bì]
躲开不愿意接触或不敢接触的事物。
6、避护[bì hù]
躲避或遮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