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磕长头(为什么磕长头有人去布达拉宫,有人去大昭寺)

黑龙江旅游网3490

磕长头磕长头,是在藏传佛教盛行的地区,信徒与教徒们一种虔诚的拜佛仪式。

为什么磕长头(为什么磕长头有人去布达拉宫,有人去大昭寺)

“磕长头”为等身长头,五体投地匍匐,双手前直伸。

每伏身一次,以手划地为号,起身后前行到记号处再匍匐,如此周而复始。

遇河流,须涉水、渡船,则先于岸边磕足河宽,再行过河。

晚间休息后,需从昨日磕止之处启程。

虔诚之至,千里不遥,坚石为穿,令人感叹。

在各地通往***的大道上,人们不时地见到信徒们从遥远的故乡开始,手戴护具,膝着护膝,前身挂一毛皮衣物,尘灰覆面,沿着道路,不惧千难万苦,三步一磕,直至***朝佛。

磕长头的信徒绝不会用偷懒的办法来减轻劳累,遇有交错车辆或因故暂停磕头,则划线或积石为志,就这样不折不扣,矢志不渝,靠坚强的信念,步步趋向圣城***。

信徒们遵循这样的程序:首先取立正姿势,口中念念有词,多为诵六字真言,读作“啊嘛呢叭咪哞”,是印度佛教密宗的“真宝言”(似汉地佛教徒常诵的“南无阿弥陀佛”。

一边念六字真言,一边双手合十,高举过头,然后行一步;双手继续合十,移至面前,再行一步;双手合十移至胸前,迈第三步时,双手自胸前移开,与地面平行前身,掌心朝下俯地,膝盖先着地,后全身俯地,额头轻叩地面。

再站起,重新开始。

在此过程中,口与手并用,六字真言诵念之声连续不断。

磕长头时两手合十,表示领会了佛的旨意和教诲,触额、触口、触胸,表示身、语、意与佛相融,合为一体。

信徒们认为在一生修行中,至少要磕十万次长头,叩头时赤脚,这样才算虔诚。

还有一种更为艰难的叩拜方法。

有些信徒面向寺院,每磕一次,移动距离等于身体地宽度。

这样绕周长一公里的寺院一周,约需磕头两千多次。

叩拜者的手掌和膝盖往往会磨出鲜血。

磕长头是藏传佛教信徒为实现信仰、祈福避灾而进行的最为虔诚的祈祷方式。

同时,它也是藏传佛教密宗修持的一种方法。

藏传佛教密宗中修习"三密加持",旨在使身、口、意"三业"清净,与佛的身、口、意三密相应,即身成佛,而修持是其唯一途径。

修持是密宗行者人密的前导,被视为密宗的根基,其目的在于通过清心和抑制欲望,达到忘我的境界。

修行是极艰苦的,从早到晚不间断地修持,一般需两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完成,其中就包括必不可少的磕长头十万次。

藏族磕长头目的地是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大昭寺。

一、磕长头的解释。

磕长头”是藏传佛教信仰者最至诚的礼佛方式之一。磕头朝圣的人在其五体投地的时候,是为“身”敬;同时口中不断念咒,是为“语”敬;心中不断想念着佛,是为“意”敬。三者得到了很好的统一。

二、磕长头的分类。

1,长途(行不远数千里,历数月经年,风餐露宿,朝行夕止,匍匐于沙石冰雪之上,执著地向目的地进发)。

2,短途(数小时、十天半月)。

3,就地。

三、磕长头为什么要磕十万个的原因。

藏民说磕上十万个长头才算功德圆满。而之所以要磕十万个长头,是因为当年宗喀巴大师成佛时,他所坐的地方生长出一棵菩提树,有十万片叶子,每一片叶子上面都有一个佛像,所以他们要把这十万个佛像都拜到。

因为磕长头是藏传佛教的一种礼仪。一种像佛祖表示虔诚的姿势。这是一代一代的藏传佛教人所传承下来的,和我们普通的佛教双手合十来打坐实际上是一样的道理。

我们可以把它作为一种对佛祖的参拜,只不过这种方式更加体现出人的虔诚。

我们可以在很多电影当中看一些心怀虔诚穿着藏区民族特色服装的人,跪伏在马路上。这个时候不要奇怪。如果你在他们的队伍当中,你也会被那种充满感染力的真诚而同化。你会不由自主的像他们一样匍匐在地上。

这是一个有着信仰的人在向他们心目中的神真诚的乞求,也许他们是用这种看起来麻烦甚至有些受罪的方式来体现心中的那份诚意。

他们这么做,可能是为了祝福心中最重要的人。也可能希望神灵能够帮助他们完成某个愿望。或许他们正在经历人生当中巨大的困境。只有用这种程度的参拜,才能表现内心的愿望之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