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新疆,才能真切的感受到博大辽阔。天无边,地无圆,值得一生探寻。辽阔的草原,繁衍过世界众多游牧族群。多种文明,交汇构成了今天的异域风情。万种风情,演绎了千年的故事。
行走在新疆,找寻久远的心中故事。唱不完的歌,跳不停的舞,道不清的民情,找寻故事的究竟。
新疆,是歌的故乡,舞的海洋。向着太阳歌唱,是新疆永不散去的回响。情不自禁的起舞,是随处可见的寻常。它是怡情的地方,照进一张张鲜活的笑脸,时时被灿烂感动
成吉思汗的子孙们建立的金帐汗国和察合台汗国。卫拉特蒙古的喀尔喀部落、准噶尔部落和卫拉特部落等都曾活跃在新疆的天山南北一带。就此产生了一些蒙古语地名,有些地名就沿用至今。
北疆(即天山以北)以蒙古语地名居多,奎屯--意为“冷”,阿拉泰山,蒙古语意思是“金山”;准葛尔,蒙古语意思是“左翼”(原指“防卫地带左侧的地方”)。现在新疆还有很多以蒙语命名的地名: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以及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和一些蒙古乡。博尔塔拉--是指青色的草原。
伊犁州之所以管辖阿勒泰地区和塔城地区,主要是历史和行政管理的需要。
首先,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成立于1954年,是中国唯一的既辖地区又辖县的自治州,这种情况形成的原因与历史、文化等多方面因素有关。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下辖塔城、阿勒泰两个地区,这种行政设置也具有一定的历史渊源。
在清朝时期,阿勒泰地区原是筑城屯兵的重地,又是北面进入新疆的要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因此该地区由乌里雅苏台定边左副将军下的科布多参赞大臣管辖。后来,设立了阿尔泰力事大臣,驻承化寺(今阿勒泰)。伊犁、塔城地区则归伊犁将军统领。这种军府制度一直延续到清朝统一新疆后,清朝在新疆的军政管辖体制是一种军府制度,伊犁将军是全疆的最高军事长官,兼管行政,下设都统、参赞、办事、领队各级大臣,统辖全疆和归附于清朝的哈萨克各部。
因此,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管辖阿勒泰地区和塔城地区是基于历史和行政管理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