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民国元年就是指建国的那一年,即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临时大总统,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定1912年为民国元年,并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1月3日黎元洪当选副总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成,确定了各部总次长名单。
1月14日袁世凯在北京、天津大肆搜捕革命党人。良弼等组成宗社党。陶成章被刺死于上海。
1月16日京津同盟会张先培、杨禹昌、黄之萌等谋炸袁世凯未中,3人均被捕遇难。
1月21日徐企文等在上海发起成立“中华民国工党”。
1月26日彭家珍在北京炸良弼。彭以身殉,良弼越2日死。
1月28日临时参议院在南京成立;29日,选举林森为议长。
1月30日中华民国实业协会在南京成立,推举李四光为会长,马君武为名誉会长。
该月中华书局在上海创办。至1915年,在全国设有分局30余处。
中国国民党(Kuomintang of China,缩写KMT;亦可直译作“Chinese Nationalist Party”),是孙中山先生所创建的一个中国政党。中国国民党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亦是中华民国与亚洲历史最悠久的政党之一。其前身最早为成立于1894年11月24日的兴中会,而后依次被改组为中国同盟会、中国国民党及中华革命党,1919年10月10日经孙中山改组后改为现名。中国国民党从1928年北伐成功、国民政府统一全国起,至1948年改组中华民国政府。于1949年国共内战中失利,从中国大陆撤守至台湾岛。现为中国台湾地区政党。
因为中日甲午战争清朝战败后,李鸿章前往日本议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谈判中指明要清朝割台湾岛给日本,清朝无法拒绝只能接受并签订下《马关条约》。
1894年日本蓄意挑起中日甲午战争,翌年清朝战败,派遣李鸿章前往日本议和。前两次议和派使都被拒,这时清政府十分害怕战争继续下去,为了求得停战,决心不惜任何代价。
1895年3月20日,在春帆楼会正式开启了和谈。在第三轮谈判中伊藤博文透露割让台湾岛之事,并以酷苛的条件使中国方面自动撤回了停战的提议,达成了不停战而和谈的目的。在1895年4月1日举行的第四轮谈判中,日方提出十分苛刻的议和条款,其中已明确要求清政府割让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给日本。
1895年4月15日,中日双方举行最后一轮(第六轮)谈判,会谈从2时半延续到7时半,其间李鸿章苦苦哀求减轻勒索,但均遭拒绝。最后在1895年4月17日上午11时40分,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日本在马关春帆楼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主要内容包括:中国承认朝鲜独立;割让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与辽东半岛给日本;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1895年5月8日,中日两国在芝罘交换两国皇帝的批准书,条约正式生效。
扩展资料:
台湾割让给日本后所产生的影响:
《马关条约》把台湾和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至此台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消息传出后举国同愤,在北京会试的包括台湾在内的18省千余举人公车上书,反对割台。台湾全省哭声震天,鸣锣罢市。
台湾在自己不能主宰的情况下,被腐败的清政府出卖给日本,台湾人民的悲愤、无奈、绝望的心情,非外人所能体会。全台男女老少、市农工商、贩夫走卒,鸣锣罢市,涌入省府,愤怒抗议朝廷的割台行为,决心誓死保卫台湾。
1895年6月2日,中国全权代表李经方与台湾总督桦山资纪在停泊于基隆海面的日舰“横滨”号完成了台湾交接手续,而台湾人民则以“台湾民主国”的名义,发誓“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在台湾岛上与日军展开数月的殊死斗争,是为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又称“乙未战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关条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