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假虎威文言文翻译(狐假虎威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黑龙江旅游网2110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狐假虎威文言文翻译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狐假虎威文言文翻译及注释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狐假虎威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狐假虎威文言文翻译(狐假虎威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1、狐假虎威译文:老虎寻找各种野兽吃掉他们,抓到一只狐狸。狐狸说:“您不敢吃我!天帝派遣我来做各种野兽的首领,现在你吃掉我,是违背天帝的命令。你认为我的话不诚实,我在你前面行走,你跟随在我后面,观看各种野兽看见我有敢不逃跑的吗?”老虎认为狐狸的话是有道理的,所以就和它一起走。野兽看见它们都逃跑了。老虎不知道野兽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认为它们是害怕狐狸。

2、狐假虎威原文: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3、狐假虎威意思:狐狸假借老虎的威风去吓唬其它野兽。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去欺压别人。

注释

之:取独

畏:害怕

果诚:果真

何如:像这样

莫:没有人

求:寻找

而:承接

子:你

使:派

长:做首领

是:这

逆:违抗

以···为:认为···是

信:诚实

为:相当于“于”,在

以为:认为

然:对

遂:就

与:跟随

之:代词,代指狐狸

方:方圆

甲:士兵

专:单独,独占

属:交付

犹:好像

走:跑

文言文狐假虎威的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狐假虎威的原文及翻译如下:

原文: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日:“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翻译:

老虎寻找各种野兽吃掉他们,抓到一只狐狸。狐狸说:“您不敢吃我!天帝派遣我来做各种野兽的首领,现在你吃掉我,是违背天帝的命令。你认为我的话不诚实,我在你前面行走,你跟随在我后面,观看各种野兽看见我有敢不逃跑的吗?”

老虎认为狐狸的话是有道理的,所以就和它一起走。野兽看见它们都逃跑了。老虎不知道野兽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认为它们是害怕狐狸。

作者简介:

刘向(公元前77年~公元前6年),原名刘更生,字子政,沛郡丰邑(今江苏省徐州市)人。汉朝宗室大臣、文学家,楚元王刘交(汉高祖刘邦异母弟)之玄孙,阳城侯刘德之子,经学家刘歆之父,中国目录学鼻祖。

以门荫入仕,起家辇郎。汉宣帝时,授谏大夫、给事中。汉元帝即位,授宗正卿。反对宦官弘恭、石显,坐罪下狱,免为庶人。汉成帝即位后,出任光禄大夫,改名为“向”,官至中垒校尉,世称刘中垒。建平元年,去世,时年七十二岁。

文言文《狐假虎威》翻译

1.文言文《狐假虎威》的译文和翻译

《狐假虎威》

原文: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译文:

老虎寻找各种野兽吃掉他们,抓到(一只)狐狸。狐狸说:“您不敢吃我!天帝派遣我来做各种野兽的首领,现在你吃掉我,是违背天帝的命令。你认为我的(话)不诚实,我在你前面行走,你跟随在我后面,观看各种野兽看见我有敢不逃跑的吗?”老虎认为(狐狸的话)是有道理的,所以就和它(一起)走。野兽看见它们都逃跑了。老虎不知道野兽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认为(它们)是害怕狐狸。

2.文言文《狐假虎威》的译文和翻译

译文:楚宣王问群臣,说:“我听说北方诸侯都害怕楚令尹昭奚恤,果真是这样的吗?”群臣无人回答,江一回答说:“老虎捕捉各种野兽来吃,有一天捉到一只狐狸。

狐狸(对老虎)说:‘您不敢吃我,上天派我做群兽的领袖,如果您吃掉我,就违背了上天的命令。您如果不相信我的话,我在前面走,您跟在我的后面,看看群兽见了我,有哪一个敢不逃跑的呢?’老虎信以为真,就和狐狸同行,群兽见了它们,都纷纷逃跑,老虎不明白群兽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却以为是害怕狐狸。

现在大王的国土方圆5000里,大军百万,却由昭奚恤独揽大权。所以,北方诸侯害怕昭奚恤,其实是害怕大王的军队,这就像群兽害怕老虎一样啊。”

(狐假虎威)假:假借,凭借。狐狸假借老虎的威风去吓唬其它野兽。

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去欺压别人。求:寻求,寻找。

子:你。无:不。

使,长(zhǎng):使:派遣。同“掌”,掌管。

逆,违抗。然:可以。

行:前进,前往。遂:于是。

走:逃跑。畏:害怕。

不信:不诚实。闻:听说诚,真的,事实存在的莫:没有(人)对:回答食:吃子:您/你(藐视语气)使:派遣是:相当于,就是。

以:如果之:连词,无意。以:认为为:指狐狸说的谎言然:真的故:便遂:跟着走:逃跑。

3.狐假虎威古文翻译

《狐假虎威》文言文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战国策》翻译:老虎寻找各种野兽吃掉他们,抓到一只狐狸。狐狸说:“您不敢吃我!天帝派遣我来做各种野兽的首领,现在你吃掉我,是违背天帝的命令。

你认为我的话不诚实,我在你前面行走,你跟随在我后面,观看各种野兽看见我有敢不逃跑的吗?”老虎认为狐狸的话是有道理的,所以就和它一起走。野兽看见它们都逃跑了。

老虎不知道野兽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认为它们是害怕狐狸。字词翻译:(狐假虎威)假:假借,凭借。

狐狸假借老虎的威风去吓唬其它野兽。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去欺压别人。

(虎求百兽而食之)求:寻求,寻找。(子无敢食我也)子:你。

无:不。(天帝使我长百兽)长(zhang):同“掌”,掌管。

(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然:对的,正确的。遂:前进,前往。

(故遂与之行)遂:于是。(兽见之皆走)走:逃跑。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畏:害怕。狐假虎威[hújiǎhǔwēi]假:借。

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例句:小狗看到主人在身边,马上狐假虎威地对大狗叫起来。自己有真才实学才是硬道理,光靠跟在领导身边狐假虎威是没有前途的。

4.文言文狐假虎威翻译和道理

原文荆宣王[1]问群臣曰:“吾闻北方[2]之畏昭奚恤,果诚何如?”群臣莫对。

江乙对曰:“虎求[3]百兽而食[4]之,得狐。狐曰:‘子[5]无敢[6]食我也!天帝[7]使[8]我长[9]百兽,今子食我,是逆[10]天命也。

子以[11]我为不信[12],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13]乎?’虎以为[14]然[15],故[16]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17]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之于昭奚恤;故北方之畏昭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犹百兽之畏虎也。”——————选自《战国策·楚策》注释[1]荆宣王:楚宣王。

[2]北方:指我国当时中原的一些小诸侯国。[3]求:寻求,寻找。

[4]食:吃。[5]子:你。

[6]无敢:不敢。[7]天帝:上天。

[8]使:派遣。[9]长(zhǎng):长官,首领。

这里作动词,意为“做……首领”。[10]逆,违抗。

[11]以……为……:认为……是……。[12]不信:不真实,不可靠。

[13]走:逃跑。[14]以为:认为。

[15]然:真的,正确的。[16]故:所以。

[17]畏:害怕。译文楚宣王问群臣,说:“听说中原地区的诸侯都害怕楚令尹昭奚恤,果真是这样的吗?”群臣无人回答。

江乙回答说:“老虎捕捉各种野兽来吃。捉到一只狐狸,狐狸对老虎说:‘您不敢吃我,上天派我做群兽的领袖,如果您吃掉我,就违背了上天的命令。

您如果不相信我的话,我在前面走,您跟在我的后面,看看群兽见了我,有哪一个敢不逃跑的呢?’老虎信以为真,就和狐狸同行,群兽见了老虎,都纷纷逃跑,老虎不明白群兽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却以为是害怕狐狸。现在,大王拥有五千里江山,百万雄师,都归昭奚恤掌管。

因此,北方人民之所以畏惧昭奚恤,完全是因为大王的兵权掌握在他的手里,那也就是说,他们畏惧的其实是大王的军队呀!就像百兽畏惧老虎一样。”揭示道理从上面的故事,我们可以知道,凡是借着权威的势力欺压别人,或借着职务上的权力作威作福的,都可以用“狐假虎威”来形容。

一切狡猾,奸诈的人,总是喜欢吹牛皮,说谎话,靠欺骗过日子。这种人虽借外力能逞雄一时,而其本质却是最虚弱不过,不堪一击的。

同时也说明凡事应开动脑筋,不能像“狐假虎威”中的老虎那样盲目信从狐狸,否则,自然会脱离实际、闹出笑话。狐假虎威漫画。

5.文言文狐假虎威翻译

原文荆宣王[1]问群臣曰:“吾闻北方[2]之畏昭奚恤,果诚何如?”群臣莫对。

江乙对曰:“虎求[3]百兽而食[4]之,得狐。狐曰:‘子[5]无敢[6]食我也!天帝[7]使[8]我长[9]百兽,今子食我,是逆[10]天命也。

子以[11]我为不信[12],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13]乎?’虎以为[14]然[15],故[16]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17]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之于昭奚恤;故北方之畏昭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犹百兽之畏虎也。”———选自《战国策·楚策》注释[1]荆宣王:楚宣王。

[2]北方:指我国当时中原的一些小诸侯国。[3]求:寻求,寻找。

[4]食:吃。[5]子:你。

[6]无敢:不敢。[7]天帝:上天。

[8]使:派遣。[9]长(zhǎng):长官,首领。

这里作动词,意为“做……首领”。[10]逆,违抗。

[11]以……为……:认为……是……。[12]不信:不真实,不可靠。

[13]走:逃跑。[14]以为:认为。

[15]然:真的,正确的。[16]故:所以。

[17]畏:害怕。译文楚宣王问群臣,说:“听说中原地区的诸侯都害怕楚令尹昭奚恤,果真是这样的吗?”群臣无人回答。

江乙回答说:“老虎捕捉各种野兽来吃。捉到一只狐狸,狐狸对老虎说:‘您不敢吃我,上天派我做群兽的领袖,如果您吃掉我,就违背了上天的命令。

您如果不相信我的话,我在前面走,您跟在我的后面,看看群兽见了我,有哪一个敢不逃跑的呢?’老虎信以为真,就和狐狸同行,群兽见了老虎,都纷纷逃跑,老虎不明白群兽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却以为是害怕狐狸。现在,大王拥有五千里江山,百万雄师,都归昭奚恤掌管。

因此,北方人民之所以畏惧昭奚恤,完全是因为大王的兵权掌握在他的手里,那也就是说,他们畏惧的其实是大王的军队呀!就像百兽畏惧老虎一样。”。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