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海拔高水烧不开(为什么海拔高的地方水烧不开)

黑龙江旅游网4010

原因:液体的沸点跟外部压强有关,当液体所受的压强增大时,它的沸点升高;压强减小时;沸点降低。而在高海拔的地区,水烧不开这是由于大气压随地势的升高而降低,水的沸点也随高度的升高而逐浙下降。

为什么海拔高水烧不开(为什么海拔高的地方水烧不开)

在海拔1900米处,水的沸点是93.5℃;而在海拔5000米处,尽管锅中的水沸腾了,其实总温度不超过85℃。因此海拔高的煮不开水。

扩展资料

水壶烧水的时候,壶壁或者壶底会出现一些小气泡,小气泡与周围的液体进行汽化反应,以它为中心,会发生沸腾现象,我们把这些气泡也可以称之为汽化核。水在对流传热中的沸点是100℃,但如果拿进微波炉加热温度会远远大于100℃而水还没蒸发。

由于用微波炉加热的水中,缺少沸腾的第二个条件,气化核,容易达到甚至超过沸点却不沸腾的过热液体,当这个时候将小颗粒(咖啡粉等)投入到过热液体时,它们(咖啡粉等小颗粒)诱导了气化核的产生,形成瞬间爆沸的现象。

用微波炉加热过的水,尽量不要搅拌、摇晃,因为在搅拌及摇晃的同时,其实就是突然改变了水的环境,杯中的水有可能会瞬间沸腾。另外,建议大家,用微波炉加热过的液体,尽量将液体多放置一会再使用,避免给大家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沸点

大气压低

水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水的沸点,我们平常说“水的沸点是100℃”,那是指在一个大气压下(标准大气压)水沸腾时的温度。那么水的沸点是不是一成不变呢?不是的。水的沸点是随大气压强的变化而变化的:气压增大了,沸点就升高。因为水面上的大气压力,总是要阻止水分子蒸发出来,所以气压升高的时候,水要化成水蒸气必须有更高的温度。一般在海拔不高的地面上,大气压强基本上是一个大气压。低于海平面的地方(如很深的矿井),气压高于一个大气压,在那里烧水,水的沸点要升高,据测定,深度增加一公里,水的沸点就提高3度。

相反,气压减小,沸点也就降低。如海拔越高的地方,空气越稀薄,气压也越低,这个地方水的沸点就降低了。在世界之巅的珠穆朗玛峰上烧水,只要烧到73.5℃,水就被烧“开”了。这样的“开水”,不能把饭菜煮熟,也不能杀死某些细菌。因此,地质工作者和登山队员在高山上工作时,都要使用高压炊具——高压锅。它是利用高压下沸点升高的原理制成的。密封的锅盖使锅内的蒸气无法逸出,因此气压增大,沸点提高,饭菜就熟得快了。家用高压锅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锅内气压是1.3个大气压,温度一般在125℃左右。当锅内的气压过高时,锅上的安全阀就自动打开,放掉一部分蒸气,使气压降低。

在陆地,水是很容易烧开的,只要达到水的沸点,即100摄氏度,水就烧开了。可是到了高山上,水就烧不开了。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先解释一下什么是沸点?当物体由液态转化为气态,所需要的温度便是沸点。一般情况下我们所说的水的沸点100摄氏度,通常是指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但是水的沸点是会随着气压的变化而变化,气压增大,水的沸点便增高;气压减小,水的沸点便降低。高山上,由于海拔比较高,空气比较稀薄,因此气压比较低。所以,其沸点也就比较低。这也就是高山上水烧不开的原因了。

下面我们用分子运动论的角度来解释一下,为什么气压与沸点成正比?水沸腾时,也就是水由液体变成气体的现象。水分子由于受热,分子的动能便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有一些分子动能特别大的,就从水面逃了出来。它们逃出水面,还会遇到外界的大气压强。所以,当大气压强增大时,逃出的水分子就会越来越少了,因此就不能形成气化现象,即沸腾。

高山上,气压比较低,在标准大气压之下,我们给水加热时还没到100摄氏度,水便就沸腾了。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明明看到水已经冒着蒸汽沸腾了,却不烫手,有的仅仅是温的。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沸点越低。在青藏高原,水的沸点为90度左右。这样的开水是不能杀死细菌的,更别说把饭菜做熟。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鸡蛋在高山上煮不熟的原因。水还没有100度就沸腾了,当时的水温并不能把鸡蛋煮熟。所以,无论给水加热多长时间,即使把锅里的水蒸发没了,鸡蛋还是煮不熟的,因为水沸腾后,温度便不会再升高了。那么要想煮熟,就得找一个密封性好的锅,或者直接用高压锅,增大气压,提高沸点,这样便能把饭做熟。一般家里使用的高压锅,其锅内的大气压大致为1.3个大气压,温度能到125摄氏度左右,这么高的温度,食物是很容易熟的。当然也容易杀死细菌。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平时在家里用高压锅做饭比较快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