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为什么要爬山(重阳节为什么要爬山呢)

黑龙江旅游网3660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重阳节要爬山登高,"九九登高"中的"高"与"糕"谐音,重阳花糕还有"好运长长久久,生活步步高升"寓意.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重阳节为什么要爬山(重阳节为什么要爬山呢)

重阳节爬山的寓意:1、登高祈福:古人有山岳崇拜的传统,登高是为了祈福。2、登高畅享清气:重阳被认为是“清气上扬、浊气下沉”的时节,地势越高的地方清气越聚集。3、登高“辞青”:与阳春三月的春游“踏青”相对应。4、登高避灾:源自东汉时期“桓景登高避灾”的传说。

重阳节的风俗习惯

1、远古时古人对山岳的崇拜,形成“登山祈福”习俗。西汉戴圣《礼记·祭法》:“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文献记载古人对山既敬畏又充满崇拜,“登山祈福”的习俗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流行开来。

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

2、按照天地日月运行规律,重阳这天是“清气上扬、浊气下沉”的气候,地势越高清气越聚集,于是“重阳登高畅享清气”便成了民间争相趋之的重要民俗事象。

3、登高“辞青”的说法则源于大自然中的节气。重阳为秋节,节后天气渐凉,草木开始凋零,重阳节登山“辞青”与古人在阳春三月春游“踏青”相对应。

4、重阳节登高避灾之神话传说的故事背景发生在东汉,传说当时汝南(今河南上蔡西南)有个叫桓景的术士认为这一天里会有瘟气降临,人们要离开自己的家,尽可能到高处去,才能平安。桓景在九月九日登高以避灾的荒谬故事,见于南朝梁吴均的神话志怪小说《续齐谐记》。

有的地方有传统需要连续登3年,具体原因说法不可考,有的地方是说连登高三年会行大运,行好运的。主要是表达诚意。如果不是很讲究的不必过于计较。

重阳时节,秋收已经完毕,农事相对比较空闲。这时山野里的野果、药材之类又正是成熟的季节,农民纷纷上山采集野果、药材和供副业用的植物原料。登高的风俗最初可能就是从此演变而来的。

扩展资料:

重阳节登山注意事项:

要在划定的开放区和登山线路进行,严禁在未开放区域登山。

不能带火种进山,不能在山上吸烟和烧烤食物,不能烧香烛、纸钱和燃放鞭炮,注意防火安全。

听从管理人员的指挥,注意登山安全,不要拥挤踩踏,尽量不前往人流密集区域,并保管好个人随身财物。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重阳节掀登高热潮这些登山注意事项你知道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重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