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同捷克的外交关系在变得越来越好。最近几年,捷克从政府到民间都认识到需要搭上中国发展的“快车”,主动拥抱中国投资,进军中国市场,实现战略对接。当前,捷紧邻西欧的地理优势,良好的工业基础,在光学、纳米、空间、信息及生物等领域具备的技术优势,为双方深入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15年,中捷贸易额达11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捷已成为中国在中东欧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方对捷投资16亿美元。长虹、华为、中兴、北车等大公司纷纷入捷投资。捷在华投资亦呈增长。斯柯达汽车公司发展良好,在华销量已占全球四分之一。
扩展资料:
中捷双方的礼尚往来,同时也是释放了一个信号,中国对中东欧国家的友好都会有积极回应。作为一个大国形象,摆出一种姿态,捷克愿意在发展对话关系中迈出很大的步子,中方在这方面是给予高度认可的。从更广泛的层面来讲,中捷之间的高度互动也给其他国家起到一种示范作用。
外国领导人通过邀请来访元首到家中做客,这是一种习惯性做法,用以体现两国友好关系,更体现总统个人对发展对华关系的重视和承诺,用充满人情味的方式来表达对中国的感情。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国国家主席首次出访捷克系建交67年来首次
只有永远的利益。
斯洛伐克共和国(斯洛伐克语:Slovenská republika;英语:The Slovak Republic),简称斯洛伐克,西北临捷克,北临波兰,东临乌克兰,南临匈牙利,西南临奥地利,是位于中欧的一个内陆国家。
斯洛伐克作为这个地区的称呼首次有证可考的是在15世纪。16世纪这个称呼经常被使用,公元5~6世纪斯拉夫人在此定居,830~960年属大摩拉维亚国,1867年后为奥匈帝国统治。 1918年10月28日与捷克联合建立捷克斯洛伐克,1960年改为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
1989年成立捷克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1993年1月1日起与捷克和平地分离,成为独立主权国家。此外,斯洛伐克是世界上城堡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历史文物景点多,旅游资源丰富,从古城堡遗迹到保存完好的博物馆收集品,一应俱有。
捷克并未和中国建交这么多年。之前我们两个国家也有互访。
捷克,原为捷克斯洛伐克的一部分。于1993年与斯洛伐克和平地分离。
作为一个原东欧国家,捷克分立后,以总统哈维尔为首领导人对中国存在反感心理,甚至带有偏见,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中捷关系的正常发展。哈维尔还与达达lama私交甚密,屡次让其窜访捷克。这种情况下,两国关系不可能好转。直到哈维尔下台后,两国关系才有所缓和,并逐渐升温。2004年4月捷克总统克劳斯访华;2005年12月我国总理访问捷克。2015年9月,泽曼总统作为唯一的欧盟国家元首,出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今年的此次访问将让两国关系更加紧密。但是,捷克官方和民间仍然存在不少对中国的偏见,在短期内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