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为什么车费贵(香港为什么车费贵很多)

黑龙江旅游网1690

1.同款型的车价比内地便宜,但新车要交一笔什么税的,数目不小。不知道还有没有其他费用了。。。停车费老贵啊,一个月2、3000,一个小时20+啊(ps随便走路看到的,绝对不是CBD区域)。总之是买的起车,但开不起车的状态,后续投入比较大。

香港为什么车费贵(香港为什么车费贵很多)

2.公共交通很完善,hk的地铁四通八达,很方便,高峰时间1、2分钟一趟车,地铁的出口很多,按着指示走也很方便。小巴的线路也很多。基本上每个地铁站附近都有一个巴士中心。

香港西区海底隧道(西隧)的过海车费之所以被认为最贵,是因为其建造成本高、维护费用昂贵,并且需要收回成本。西隧的建造涉及大量复杂技术,如跨海建设,这使得建设成本很高。同时,隧道的维护和安全保障也需要持续投入大量资金。为了能够收回这些成本,西隧的过海车费被定为相对较高的价格。

此外,由于西隧是香港第三条海底隧道,其竞争对手是香港另外两条海底隧道,即红磡海底隧道和机铁/地铁过海隧道。这两条隧道的车费价格相对较低,因此西隧为了保持竞争力,其车费价格也相应提高。

总的来说,西区海底隧道的过海车费之所以最贵,是由于其建造和维护成本高,以及需要收回成本等原因导致的。

1、北京常住人口大约是香港的2.5倍,但汽车却是香港的8倍多。700多万人口的香港,共有汽车约58万辆,其中私家车不到40万辆。而北京2010年9月初机动车就突破了450万辆。

2、值得注意的是,香港的汽车总量在过去的十几年间变化不大,增长率都在2%以下。而北京的汽车总量还处在井喷阶段,预计在2011年上半年将冲破500万辆大关。仅仅2010年北京机动车增长超过76万辆,一年的增长就超过了香港的总量。

3、疯狂的增长使首都成了“首堵”,2010年9月17日傍晚的“惊天大堵”,终于惊动了国家最高层。当晚北京发生了9个小时的大堵车,有网友戏称那一刻的北京是一个“立体停车场”。

4、据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预测,照此发展下去,再过一年多,北京平均每小时车速将低于15公里,相当于骑自行车的速度了。

5、2010年12月23日,北京市公布了《〈北京市小客车数量调控暂行规定〉实施细则》,从2011年1月1日起限量购买汽车,并用摇号的方式获取车牌,每年总额24万辆,每个月两万辆。

6、北京人买车就像买白菜,那香港人为什么不疯狂买车呢?港人不买车,首先肯定不是买不起车。香港的人均GDP是北京的三倍,但车价却比北京便宜得多。以香港满街都是的保姆车丰田阿尔法为例,大陆卖56.88万元人民币的那款,在香港要便宜一半。

7、常听到一个解释说,香港人不买私家车,是因为用车费用太高:购车要交重税、汽油有重税、停车费高昂,一个固定车位一个月要一两千元人民币。这种解释,我们的有些部门很乐意听,因为可以作为提高收费的依据,把问题都推给收费太低。

8、其实,香港人不疯狂买车的根本原因,并非用车成本太高,而在于香港的公共交通服务质量很高,公交出行非常方便舒适,大多数人并不需要买车。

9、而北京人之所以疯狂买车,最主要原因也并非是收费不够,而是公交服务太差,市民不得不买车,以便将自己与糟糕的公共空间隔离起来,堵得再厉害也得买。

10、以香港浸会大学宗教与哲学系为例,教授与副教授有12名,有私家车的只有两位。香港大学教授的薪水属于世界最高之列,年收入在百万元以上,并非是负担不起用车的费用,但大多数教授都没买私家车。

11、在香港,公共交通出行量占总出行量的90%,而地铁和城铁出行量达到公共交通出行量的40%。全香港近一半的人口居住在环地铁站500米的范围内,几乎所有常去的地方都有地铁到达,非常方便。中途换乘也很快,一般都在站内完成,很多是下车门对门就能换线。地铁口就有公汽站,出了地铁就能换公汽。

12、而反观北京,胡杨在北京工作过半年,坐地铁换线路极不方便,换乘站太少。一些地铁换乘站似乎也在挑战人的忍耐极限,从西直门站2号线换乘到13号线,经过数道楼梯后,上地面,再进楼梯和滚梯,距离长达千米。地铁出来换乘公交,有时候要走很远。

13、香港所有的公交场所、标志指示都很健全,非常人性化。胡杨2次去过香港,到香港的第二天,面对这个陌生的城市,就可以独自出门买了,都是跟着公交的指示走,非常明确,一般不会迷路。

14、有网友这样形容北京的地铁1号线、2号线的拥挤不堪:“带上车的是饼干,带下车的就是面粉”;“正装挤进去,三点暴出来”。

15、如果你是在香港乘坐公汽,不可能像北京那样挤成相片。因为香港的公共汽车严格规定了人数,不允许超载。你可以在香港双层巴士车门边看见这样的标志:上层座位53人,下层座位21人,站位44人。如果你坐的是小巴,更不用担心拥挤问题,小巴不设站立位,所有人都有座位,绝不超载。

16、北京的情况则完全不同,一到公交站,就会发现黑压压的无序的人群,公汽也不按固定的车位停靠,车一来,一大群人都跟着车赶,然后拼命挤上车,场面非常混乱,令人望而生畏。

17、香港的公汽车况都很好,全是丰田、沃尔沃、铃木、锰钢等大品牌车。车厢干干净净,绝不会有什么破破烂烂的坏椅子出现。车里的冷气也开得足,这样不会让人觉得是挤在一个臭哄哄的闷罐子里。这样有了便捷、舒适、干净的公交环境,即使是衣着讲究的高收入人群,也不会觉得乘坐公交出行会弄坏自己的行头。在香港高级白领乘坐公交很普遍。

18、香港公交司机的服务就更不用说了,刚到香港的时候,我向司机问路,司机马上很专业地提醒我看他旁边的牌子:上面写着,开车时与司机说话,属于违法行为。但车一停,司机马上很有礼貌地回头问我有什么需要帮忙。像北京那样出现售票员掐死女学生的事件,在香港是天方夜谭。

19、很多北京的朋友说起买车的原因,都会提到一个词:“尊严”,认为在北京挤公交会挤掉“尊严”。在北京因挤公交而发生的争执甚至是打架很普遍。

20、或许,要让北京人不继续疯狂买车,最重要的不是靠高收费,而是要让市民能坐上“有尊严”的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