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叫山海关(山海关为什么叫山海关)

黑龙江旅游网3810

山海关之所以被称为“天下第一关”,是因为山海关古城是明代万里长城上的重要军事防御体系,地处要隘,形势险要,又是万里长城以东第一关。

为什么叫山海关(山海关为什么叫山海关)

山海关,也被称为关羽、关羽和鲁林,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15公里处,它是明代长城的东北关隘之一。从明朝中后期开始,山海关逐渐赢得了“天下第一关”的称号,而“天下第一关”中所谓的“第一”,更表明了它扼守辽西走廊,护卫华北平原的重要地理价值。

山海关城周长约4公里,与长城相连,以城为门户,这座城市高14米,厚7米。它有四个主要的大门和各种防御建筑,包括:箭楼,靖边楼,穆盈楼,鲁林楼,翁城和1350米长的明平原长城。

中国长城的三大奇观:

1、东有山海关

山海关,又称榆关、渝关、临闾关,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筑城建关设卫,因其依山襟海,故名山海关。

2、中有镇北台

镇北台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城北4公里红山顶上。镇北台是明代长城遗址中最为宏大、气势最为磅礴的建筑物之一。镇北台据险临下,控南北之咽喉,如巨锁扼边关要隘,为古长城沿线现存最大的要塞之一,是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3、西有嘉峪关

天下第一雄关,万里长城西端的起点。嘉峪关所在地是河西走廊最西一处隘口,地势险要,南依祁连山,北凭黑山,两山之间只有30华里,是河西走廊的最狭窄处。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比山海关早建九年。

原因有以下三点:

1、从地理位置上,为万里长城东部起点的第一座关隘。

2、从地理形势上,依山邻海,雄关锁隘,易守难攻。

3、山海关的城楼上的牌匾,五个字:天下第一关。

长城东部起点的山海关,成为明清以来特别是近代史上“关”的代表称号了。在高山大海相距7.5公里之间,长城纵贯南北,山海关城紧扼隘口。并且东有峻岭是一道天然屏障西的石河,成为一条自然壕堑,从而构成名副其实的战略要地。

扩展资料:

山海关,又称榆关、渝关、临闾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15千米处,是明长城的东北关隘之一。

在1990年以前被认为是明长城东端起点,素有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与“天下第一关”、“边郡之咽喉,京师之保障”之称,与万里之外的嘉峪关遥相呼应,闻名天下。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筑城建关设卫,因其依山襟海,故名山海关。山海关城周长约4千米,与长城相连,以城为关,城高14米,厚7米,有四座主要城门,多种防御建筑。包括“天下第一关”箭楼、靖边楼、牧营楼、临闾楼、瓮城以及1350延长米的明代平原长城等景观。

1961年3月4日,万里长城-山海关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12月,长城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山海关

山海关古城古称榆关,也作渝关,又名临闾关,因其北倚燕山,南连渤海,故得名山海关。

据说在600多年前,朱元璋做了皇帝后下了一道旨,派大将徐达和军师刘伯温到京城以北边塞之地围城设防,两年之内,必须完成。徐达、刘伯温二人领了旨,带着人马即日起程,很快就到了边塞。到后来二人顺利完工,回到朝廷,朱元璋问二人是否给这个边塞之地的城防取了名字。

刘伯温跨前一步说:“臣等未敢妄动。只是那座城,南入海北依山,真可谓山海之关,万岁圣明,朱元璋一听,把手一摆说:“好,就叫山海关!”

山海关古城景区在今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是万里长城东部起点的第一座关隘,是明长城三大名关之首,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世界文化遗产——万里长城代表地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长城文化之乡。古城建于公元1381年,依山襟海,雄关锁隘。

扩展资料:

山海关古城是明万里长城上的重要的军事城防体系,东门镇东楼气势雄伟,因地处要隘,形势险要,又是万里长城东起第一关,故称“天下第一关”,是山海关古城的标志性建筑,展示出中国古代严密的城防建筑风格。

1948年以后山海关解放,划归辽西省,起名叫山海关市。当时辽西省的省会是锦州市,就是现在的锦州市。1953年,山海关由辽西省划归河北省。1953年6月改为河北省秦皇岛市的一个区了。历经五六百年金戈铁马、战火硝烟洗礼的山海关,如今已经成为风靡海内外的旅游胜地,成为文明全国的历史文化名城。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山海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