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头枣的由来:
据说唐高宗入住长安之后,兴致盎然,到处游玩。恰逢春天来临,带随从边远小镇踏春。在一风光旖旎的小镇,高宗停留了下来,这里人们安居乐业,街道繁华。兴致很浓,便在一小酒馆痛饮起来,这时店家小女踏春而归,高宗望见她的时候便痴了,世上还有这么倾国倾城的女子!看她袅袅娜娜、纤纤巧巧、如仙子般拾级上楼,心便跟了上去。为得美人心,高宗在此停留了很长时间。这女子不但生的美丽,琴棋书画更是样样精通,迷的高宗忘了来时路。在温柔富贵乡流连忘返。
突然一天得到消息,唐太宗驾崩,便许了女子过几日便来接的承诺匆匆回了宫廷。此一去便没了踪影。宫廷生活尔虞我诈,在无奈中想起还有那么一个温柔多才的女子,便派了人去寻,得知他在民间还有一公主的消息,急忙去接,见公主生的比她母亲更惹人疼爱,无奈女子对高宗失去了信心,只接的公主回宫,十分的宠爱,可是公主却茶饭不思,憔悴不已。高宗想尽了办法,御医都束手无策,最后公主说要吃家乡的红果,高宗派人星夜赶路取回,公主食了红果后便无事了,高宗感觉很奇怪,自己拿来尝尝,皮薄肉厚,十分香甜可口,因它长的跟狗头十分相似,便赐名“狗头枣”。
狗头枣,树势较强,树体高大,树冠自然圆头形,树姿开张。50年生树,树高10m左右。主干灰褐色,破裂浅,易剥落。枣头紫褐色,针刺不发达。皮目小而密,圆形、凸起,不开裂。枣股较大,圆锥形或圆柱形,老龄枣股长达2.8cm,基部直径1.2cm,持续结果15年左右。抽吊力较强,一般每股抽生3~5吊,枣吊长12~24cm,粗0.12~0.15cm,节间长0.8~1.3cm。叶片中大,卵状披针形,深绿色,叶长3.5~7.5cm,宽1.4~3cm,先端渐尖,叶基圆形,叶缘锯齿粗。花量少,花小,花径6mm,蜜盘杏黄色。果实大,卵圆形,纵径4.1~4.8cm,横径2.9~3.1cm,平均果重18.2g,最大果重22.7g,大小不均匀。果顶平,柱头遗存,梗洼窄深。果皮中厚,深红色,果面平滑。果点小,圆形,分布密。果肉厚,绿白色,肉质致密细脆,味甜,汁中,品质上等,适宜鲜食和制干。
吃与被吃的关系。
狗头枣是被吃者,消费者是食用者,而且狗头枣营养价值高,种植狗头枣的人才会多,从而没有灭绝,也算是救了它。
狗头枣为什么叫狗头枣,唐朝时,唐高宗入住长安之后,经常在民间游玩,一次在小酒馆喝酒时,遇到了店家女儿,这位女子长得倾国倾城,也正因为这位女子,唐高宗逗留了很长时间,后来唐太宗驾崩,高宗向女子许诺过几日便来接她,于是匆匆回到了宫中,可这一回就是很多年,后来唐高宗想起她时,她和高宗的公主已经长大成人,可这时女子早已对高宗心灰意冷,不愿跟着高宗回宫,高宗只好带着公主回去了,可公主回宫后却茶饭不思,憔悴不已,高宗用了很多办法都没用,公主说要吃家乡的红果,高宗赶紧派人去取,吃了红果的公主果然没事了,于是高宗觉得好奇也拿了一颗尝,发现这红果不仅香甜可口,而且还和狗头长得十分相似,于是给这红果赐名“狗头枣”。
黑枣因为有熏制加工,所以有烟熏的气味,又名乌枣,为柿科植物灌木或小乔木木枣的成熟果实。
我国为黑枣主产国,主要品种有山东北乡黑枣、南乡黑枣、马牙黑枣和河北黑枣。每年白露节气前十天开始成熟,即“脆熟期”(正值枣的果皮由青白转红,肉质脆)时收获,经过选枣、煮枣、熏枣等过程制成。
产山东、辽宁、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贵州、四川、云南、西藏等省区。
扩展资料:栽培
繁殖采取播种法,果实成熟后,在干形好、树形端正的植株上采摘果实,将果实置于阴凉干燥处摊开进行晾干,然后将种子取出,洗净晾干后装入干净布袋中保存。
翌年3月下旬将种子浸泡在40℃温水中两天,种子膨胀后再进行播种,苗床应选择阳光充足处,且排水良好,播种后覆土0.5厘米,用脚轻踩后立即用浸灌法浇一次透水,苗子出齐30天后,可选择阴天进行间苗,然后追施氮肥。
育苗期应加强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锄草、松土等基础工作,第二年春天可进行移栽,第三年可进行二次移栽,栽植株行距为4米×6米。